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炎症性肠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导存在。NOS分为原生酶(cNOS)和诱生酶(iNOS)两种,在UC结肠粘膜层主要以iNOS为主。NO在UC炎症过程中充当了双重角色,即NO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杀伤毒性和促炎作用。在炎症初期,可抑制激活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抑制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保护上皮屏障及促进上皮修复。随着炎症的发展,大剂量NO由iNOS催化产生,从而一方面可通过伴随产生的自由基损伤组织,另一方面启动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抑制靶细胞内DNA复制,或者介导细胞内传递,降低靶细胞内cAMP/cGMP 比例,激活NK、LAK细胞,直接增强其细胞毒性。若作用过强,即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


  6 IBD与细胞因子(cytokkines,CK)[14-16]


  CK是免疫效应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与IBD发病有关的CK包括IL-1、IL-2、IL-4、IL-6、IL-8、IL-10、IL-11、IFN-γ和TNF-α等。CK既可以使大量的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又可以活化粒细胞、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力,并诱导粘附分子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增进炎症反应。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认为IL-1、IL-2在IBD发生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T细胞活化产生的IL-2可通过激活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多种CK,从而参与IBD的炎症过程。TNF-α也是CD粘膜损伤的重要介质。用抗TNF抗体和重组人IL-10、IL-11治疗CD病人,已发现可以使肠道炎症很快消退。IBD炎症粘膜的内皮细胞成为抗原提呈细胞向CD4+T细胞提呈MHC-Ⅱ类抗原后,也有诱导CK异常表达。


  7 IBD与其他


  TCR在T细胞发生效应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Waters等[17]发现TCR-a缺陷小鼠在8~9月龄时可自发IBD,而在1周龄时感染Cryptosporidium parvum后,4周龄时即可诱发IBD,两者病变相似,即在肠粘膜固有层内均有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增殖。加速IBD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由此可看出TCR在维持正常非炎症的肠道免疫调节中可能起着潜在作用。


  Vainer等[18]研究认为,选择素(E-、P-和L-)及它们的配体、ICAM-1、VCAM-1、VLA-4和整合素β等细胞粘附分子(CAM)在UC和CD患者肠病变中有重要作用。用于治疗IBD的经典药物一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的作用机制即部分与CAM的合成与功能有关。另外,在IBD患者局部粘膜和血清中均还检测到较高的LTB4、LTC4、LTD3、LTE4、组胺、前列腺素及未分化胸腺细胞等,认为均可能与IBD发病有关。


  8 小结与展望


  一般来说,免疫系统的慢性激活都有其始动因素存在:隐性感染;粘膜通透性增高;内皮细胞向T细胞递呈抗原增多;在免疫调节上出现有利于发生慢性免疫反应的一些微小变化。IBD尽管与免疫因素关系非常密切,但也不似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Fiocchi等[19]曾对131例IBD病人及其健康家属作了抗肠上皮抗体测定。结果表明,该抗体引起的特异性细胞溶解率在IBD组要远远高于普通胃肠道疾病对照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


  Yang[20]把IBD的可能发病机理描述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某种始动损害因子在其他因素促进下,作用于肠粘膜并导致组织损伤。这些损害因子可来源于肠腔内的刺激物,如食物抗原或特续存在感染的微生物。同时,粘膜屏障本身存在缺陷,使其得以穿过粘膜。粘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也有异常,或者因为机体对腔内刺激物的粘膜反应起下调作用的反馈机制有缺陷,于是对刺激发生过度反应;疾病发生的第二阶段包括炎症反应的展开与扩大。几种类型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聚集在最初损害的部位。这些免疫和炎症细胞继发产生一系列的介质,如CK、廿烷类(Eicosanoids)、自由基及补体通路的成分, 最终导致IBD的发生。


  总之,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免疫学、遗传学、分泌学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研究IBD的致病机理是为了能找到特异的药物,阻断疾病的发展,或者从根本上预防IBD的发生。相信随着对IBD研究的深入,必将全面的认识医学上这一顽症,并发现更多更有效的药物以使患者获得痊愈。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胃管补液抢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盲肠平滑肌瘤致成人慢性肠套叠一例
    CD40 CD40L在细胞介导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论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下肢缺血预适应后大鼠心肌中血红素加氧
    炎症与高血压
    白血病患者炎症因子 VEGF表达与易栓状
    过敏性炎症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者脑脊液 2微球蛋白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