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围绝经期综合征预防及治疗探讨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预防;治疗

    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和体征,如月经紊乱、情志异常、烘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水肿便溏等,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学经断前后诸症范畴,发病率为85%左右,10%~30%的妇女可出现严重症状[1]。近年来对该疾病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将本病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 

  围绝经期的最早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然后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退化[1]。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不能产生足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首先是丧失排卵功能,缺少孕激素成为无排卵月经周期,继之卵泡发育逐渐停止,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当减少到不能刺激子宫内膜时即出现绝经。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对脑垂体反馈机制消失,使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之间平衡关系发生改变,产生丘脑下部和脑垂体功能亢进的现象,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这些内分泌环境的变化导致脑内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异常,从而使精神、情绪变化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血管舒缩平衡失调,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

  1.2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月经与肾关系密切。本病的病因以肾虚为主[3],因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而影响心、肝、脾,导致多种病理变化。由于肾的阴阳失去平衡则出现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或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或肾精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致心肾不交;肝肾同源,肾精不足,肝失所养,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脾两虚,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该病核心病机是肾阴虚,兼及心、肝、脾,症状繁多[4],统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即围绝经期综合征。姜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虽然表现的症状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但其病机之关键还在于肾虚[5]。庞清治认为本病是由于妇女围绝经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引起全身脏腑、阴阳、气血机能失调,导致火、湿、郁多种病理变化[6]。肾气精血亏虚是其病本,火、湿 、郁是其病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王希知认为,围绝经期妇女脾胃本虚,如果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痰湿内生,日久郁而化热内扰,影响脾、胃、心、胆功能,围绝经期综合征属痰热内扰者尤为多见[7]。

  2  预防与调护

  2.1  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围绝经期科学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围绝经期的正常生理知识 ,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常识,正确对待围绝经期,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

  2.2  心理预防 

  积极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精神卫生保健教育工作,正确疏导,精神安慰,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8]。使围绝经期妇女保持平和心态,做到自我心理保健[9]。

  2.3  精神调节 

  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自我平衡的精神调节,消除恐惧与忧虑。医务工作者应帮助解决各种心理矛盾、情绪障碍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耐心解答围绝经期妇女提出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可缓解抑郁,显著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10]。

  2.4  合理饮食 

  要适当控制进食量,少食过甜和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防肥胖。同时应多食高蛋白食物,多吃含钙较高的食物以增加人体含钙量,防止出现骨质疏松症,多吃含纤维素高的水果和蔬菜。

  2.5  性感情宣教 

  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感情应予关心和指导,不可压抑性生理,有规律的性生活会减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8]。围绝经期的妇女应当保持快乐心情,创造和睦的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体内脂肪分布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绝经后骨质疏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3种激素制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
    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脂代谢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变化特点
    围绝经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化疗护理体会
    绝经后妇女糖代谢的变化
    尼尔雌醇对患有冠心病的绝经妇女心血管
    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羟乙磷酸二钠对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的影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绝经后不同时间对心功能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