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从 伤寒论 方证看心理失调的中医学诊治

热”治法,以大剂辛热之品逐寒返阳,温煦心志,以收春暖阳回之功。
   
  再如茯苓四逆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均在“阴盛”病机的大框架下,从不同的病变程度,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于这一病型的心理失调状态、身体病变反映及其调治方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2  “从阳原则”与心理状态的调治
   
  与“阴”相对,中医学中的“阳”范畴,在时间包括了“秋冬、白昼、上午、上半夜”等相对时段;在空间上包括了“东方木、南方火、上位、左位”等相对于地域与空间;从物象而言,又包括了“剧烈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相对状态,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从阳辨证”法象。《伤寒论》中如栀子豉汤类证、白虎汤类证、大黄黄连泻心汤类证均从一定角度反映了这一思辨规律
   
  《伤寒论》提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刷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综合脉证病机,本条属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不得发散,致使患者自觉胸中郁闷。故而,可以断定此证当属阳热偏盛,郁滞于上,以致于患者心烦意乱,不能自已的心理失调状态,故综《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热淫于内,寒以胜之”的原则,取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以成酸苦涌泄之势,发越郁火,清心安神,以收到改善心理失调状态的作用。另外,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汤证,均属于阳热偏亢,“心—身”状态失调,机体不能实现自我平衡所致。根据不同的失调程度、失调状态,分别可适合于按“从阳原则”进行辨治于不同的心理失调患者。

  3  “从阴阳原则”与心理状态的调治
   
  由于“阴、阳”间生克制化,对立互根关系的存在,无论是“从阴原则”,还是“从阳原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双方间的相互牵涉,而由于“阴、阳”间既济失调、枢机不利所导致的心理失调状态,《伤寒论》中诸如小柴胡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等相关条文,均有详解。
   
  小柴胡汤,作为调节少阳枢机不利的主要方剂,其主治证范围颇广,论中提出,小柴胡的主治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其中,“心烦”二字,便是对心理失调状态的准确反映,其病机是由于枢机不利,阳气郁遏于表里内外之间,欲出不达,欲入不能所致,取《内经》“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义,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以期内外阴阳交相畅通,缓解病情。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从 素问 调经论 看小儿五脏 三不足两有
    斑疹伤寒107例临床分析
    斑疹伤寒并心肌炎 肾功能衰竭1例
    斑疹伤寒并心肌炎 肾功能衰竭1例
    斑疹伤寒并心肌炎 肾功能衰竭1例
     伤寒论 脉诊应用之解析
    口服丙型肝炎复合多表位DNA减毒鼠伤寒
    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
     伤寒论 论汗琐谈
     伤寒论 灸法浅探
    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方法在流行病学
    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
    表达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减毒鼠伤寒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