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16例外伤性慢性脑内血肿法医学鉴定

血,启动凝血和纤溶作用,引起局部消耗性凝血障碍,最终导致外伤性慢性脑内血肿。

    2.3  脑挫伤  急性颅脑损伤时,多发生于对冲性损伤,以脑内血肿多见,CT对脑深部实质内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检测有重要的价值。脑深部实质内原发性损伤,通常为弥漫性轴索损伤,提示弥漫性轴索损伤也可能与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发病机理有关。

    2.4  脑组织突然减压  当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或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后,颅内压急剧降低,脑组织移位,致原来脑实质血管破损处形成的血栓脱落,导致血管再出血形成脑内血肿。另外,由于颅内压急剧降低,原发性脑挫裂伤区的血管因移位被牵拉撕破出血形成脑内血肿。

2.5  脑血管畸形和颅内肿瘤  由于脑血管的变异和肿瘤的形成,病变周围的动脉静脉也相应地改变,血管壁厚薄不匀,血管壁弹力纤维分布不均,颅脑外伤易导致变异的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迟发性脑内血肿。

    根据本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外伤性慢性脑内血肿具有以下特点:①受伤的方式多为减速性损伤和复合伤;②中、老年人病人多见,因中、老年人脑血管脆性增加弹性降低;③其症状和体征系逐渐发生和潜在性的;④脑挫伤是慢性脑内血肿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⑤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因此,对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剧烈头痛呕吐、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或颅内血肿清除后症状再度加重者,应及时复查CT或MRI。首次CT检查有脑挫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高度警惕,定期复查CT和动态观察。

    3  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发生是多因素的,而某些因素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特别是发病前有过与人争执、抓扯、遭受轻微外伤或曾在医院就诊治疗,最终伤残、死亡,引起法律或医疗纠纷,而要求进行法医鉴定。为此,建议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详细了解案情及诊治过程,尽可能全面掌握致伤物、致伤方式和损伤部位,临床资料,如查阅调查材料,住院或门诊病历,向亲属及有关人员了解伤前健康情况;②详细进行活体检验,区别钝器伤或锐器伤、颅内出血的类型和部位,有无功能障碍。必要时再次CT、MRI检查,了解脑内出血吸收情况,有无局限性脑软化,脑萎缩现象,对确定外伤性慢性脑内血肿具有重要意义;③系统全面尸体解剖十分重要,特别是颅脑检查,不能忽视微小的病灶,提取足够的检材标本,详细记录和照相,注意病理检验与解剖所见相结合,综合分析确定致死病变或损伤;④正确区分损伤与疾病的关系,在人身伤害的法医鉴定中,有时被鉴定人可能在受伤前已患有某种疾病而在受伤后才显示或加重了临床症状,或受伤前表面上是健康的或不觉自己有病,在受伤后诱发疾病的发生,也可在受伤后发生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全身性损伤疾病,此时,鉴定人应依据损伤与疾病之间因果关系和外伤参与程度,准确进行确定。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136例先天愚型的临床与染色体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的突变研究
    肺癌CDKN2/p16基因纯合缺失的研究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患者P16 MTS1抑癌基因
    ZT胶关闭手术切口46例分析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广泛腹壁脂肪肿胀吸脂术46例报告
    舒乐助产1682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中国人群D20S16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 附46例报告 
    416份食品卫生索证资料统计分析
    营养疗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2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