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开展日间手术的利弊分析

【关键词】  利弊分析


    日间手术(day surgery)亦称非住院手术(ambulatory surgery)、当日归宅手术等,在欧美先进国家开展已有十几年历史。其优点是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充分利用医院床位资源。对患者而言能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日间手术定义为[1]:需要住院实施手术的患者于当日来院,术后经恢复室观察,24h内回家。据国外报道[2],每年约有30%~50%的手术是以不住院的日间手术模式进行,所占比例相当高,在美国日间手术的比例更是高达65%~70%。近年来,日间手术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成功的经验使我们不断思考自身学科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近年来医疗资源紧张与医疗费用支出上涨,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日益凸现,如何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加快患者周转,充分合理利用床位资源,也已成为公众关心和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日间手术及日间病房的推广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国外近十余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开展日间手术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减缓来自医疗保险部门对政府的压力,美国采取与保险公司协作,扩大和强化实施日间手术,有效地减少医疗保险机构保险给付。统计资料显示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相比,一般可减少医疗费用的25%~50%。从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看,采用日间手术可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缩短住院天数,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患者来说可减轻家属负担。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等待时间和病假天数,避免院内感染,减轻长期住院伴环境变化的精神负担。

    日间手术在国内具有广阔前景,这一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医疗大环境、患者的需求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复杂的形势。医患关系已成为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集中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和服务质量问题。医疗优势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但却没有被高效利用。中央及各级政府力求缓解百姓就医难问题,老百姓在呼吁降低医疗费用、简化就医流程的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服务。在这种形势下,日间手术必会获得良性的发展空间。微创手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手术得以通过非住院模式实施,为日间手术开展提供了客观可行性。日间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观念,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还有利于高效利用医疗资源。部分手术向非住院分流,可缓解住院床位的压力。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分析显示[3]: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97张日间手术床位共实施手术近3000例,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总费用与以往同期比较,下降63.09%和17.51%。上海仁济医院在开展日间手术后,泌尿外科的出院病人人均总费用只有6000余元,药费比不足20%,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因此,未来几年国内日间手术必然呈现明显增长势态。

    日间手术与传统的门诊手术有着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如下几方面:(1)门诊手术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常规短小、简单的手术。等待住院手术的病人通常不会分流到门诊去实施。而日间手术的服务范畴明显大于传统的门诊手术。(2)传统的门诊手术中,主要以术者实施局部麻醉为主,麻醉科参与较少。而日间手术需麻醉技术的广泛介入。各种麻醉方法、监测手段等在日间手术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3)术后恢复的需求更高。过去门诊手术后并无过多的特殊要求,而日间手术恢复期需严格控制和管理。从围术期的角度来看,日间手术要求麻醉科从术前准备到术后离院恢复的全过程设计麻醉。日间手术由于病人术后当天离院,其在术前和术后均需特殊处理。病人是否适合日间手术,麻醉科的意见非常关键。病人术后恢复质量关系到是否能按期离院,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
    积极开展青春发育的临床研究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教
    乌鲁木齐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开展艾滋
    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探讨
    开展品质圈活动提高护理记录动态书写合
    临床心理护理开展的必要性
    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开展马斯洛层次需要
    如何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
    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浅谈开展术前诊视及术前讨论的整体护理
    开展康复护理工作的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