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国外研究进展

.08∶1,95%CI是0.89~1.31∶1,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罗格列酮与心衰风险性增高相关;目前资料不足以确定罗格列酮与心肌梗死风险性增高相关;没有可增加心血管或其他原因死亡的任何证据。
  1.2吡格列酮(Piogitlazone)
  18例经活检证实NASH非糖尿病人给吡格列酮(30 mg/d)治疗48周,治疗期间ALT持续下降,平均下降50 U/L,有13例(72%)ALT和AST降至正常,脂肪变性、细胞损伤、实质性炎症、马洛里小体和间质纤维化等组织学特征较基础态有显著性改善(P<0.05),主要副作用是体重增加[5]。  2二甲双胍(Metformin)
  二甲双胍可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主要作用部位是在线粒体内,可激发丙酮酸激酶(PyK)、脂肪酸β-氧化、无氧呼吸和抑制脂肪生成酶的表达。Adami等 [6]人试验,15例NASH病人二甲双胍治疗(20 mg/kg)1年,最初3个月ALT、AST和胰岛素敏感性都得以改善,而3个月后ALT、AST逐渐升高至治疗前水平。Wideroff等[7]的对照性试验,36例NASH病人随机分入单纯饮食组和饮食加二甲双胍组治疗6个月,结果饮食加二甲双胍组较单纯饮食组显著降低了生化指标,即ALT(P=0.003),AST(P=0.0001),胰岛素(P=0.002)和C肽(P=0.002)水平下降。肝脏组织学炎症方面也得以改善,但两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Duseja等[8]人选择25例NAFLD病人给以生活方式干预和熊去氧胆酸治疗6个月ALT没有降至正常,改用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6 个月,结果ALT(122.2±26.8vs74.3±4.2,P<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56%人的ALT降至正常范围。结论是NASH病人生化反应异常时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和熊去氧胆酸治疗无效,而二甲双胍治疗能够使此异常得以改善。
  3维生素E和维生素C
  目前还不确切掌握NASH发病机制之时,氧化应激被认为是促进NASH的催化剂。大鼠模型中表明,细胞毒游离氨基酸的氧化反应诱导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并消耗肝脏抗氧化物质的含量[9]。还有氧化应激的副产品如4-羟壬烯醛(HNE)可在细胞外基质过多地沉积[10]。由此推测各种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能抵抗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Hui等[11]人对NASH引起长期转氨酶升高的肥胖儿童给以维生素E治疗(400~1200 IU/d)4~10个月,转氨酶显著下降,其中11例ALT从175 U/L降到40U/L(P<0.002),AST从104 U/L降到33 U/L(P<0.002),ALP从279 U/L降到202 U/L(P<0.003)。中途终止治疗的人没有保持住已降到正常的肝酶水平,又回升到治疗前异常水平。Kugelmas等[12]给12例α-生育酚(天然维生素E异构体)300 mg/d治疗1年,发现NASH病人用α-生育酚治疗后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Wigg等[13]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45例用维生素E 1 000 IU/d和维生素C 1 000 mg/d联合治疗6个月肝纤维化明显改善(P=0.002)。还有Hui等论证了维生素E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使肝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0.002)[14]。虽然这些试验性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除了临床NASH病人试用以外并不推荐维生素E,原因是综合分析表明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可增加总死亡率[1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酒精性骨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消瘀化痰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分期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骨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医用酒精保存自体颅骨成形的临床研究
    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功能
    慢性酒精中毒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
    滥用酒精与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的关系
    酒精代谢酶基因型在日本双生子中的分布
    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方法
    酒精洗头法的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