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临床精神医学;学习动机;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精神医学及相关医学心理学知识在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的临床精神医学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临床精神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等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依赖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手段等。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良好形象
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本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以及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自制能力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对教育事业和所教学科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地改进教学方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
教师的业务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要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热情,更应重视提高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对教材的组织能力和课堂上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呢?(1)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2)教师在熟练驾驭和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长期苦心锤练,才能使言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之中。(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2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临床精神医学知识
在精神医学教学中,通过举例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恰当的实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作用在于:(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例子往往是形象的、具体的,当教师生动地通过例子来说明理论的时候,就会使那些对学生来说本来是生疏而枯燥的理论,生动形象地浮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2)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临床实例往往是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当教师运用例子来说明新概念和理论时,就能借助它来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和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新概念。(3)能够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使学生所学的抽象理论知识和具体的临床实例相结合,便于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1 要从临床出发提供恰当的实例来说明概念所包含的各种基本现象 概念是在概括具体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不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就很难准确地掌握相应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应从多方面提供具体事例,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概念。例如:在讲“关系妄想”这一概念时,如果举例只说明“病人认为周围人都在议论他,说他不好,认为周围人和事似乎都与他有关”,这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这种错误的想法和误解。误解是一种错误的判断,在正常人和日常生活中经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