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临床教学;激励教学法;临床实习;积极性
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医学生要在实习期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巩固、应用并升华,使之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完成医师从业前的最后训练,为日后顺利成为执业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带教十分重要。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和实施针对性的带教方案,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临床带教,认为目前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积极性不够,欠缺参与意识等问题,现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激励教学方法,供临床带教中参考。
1 影响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实习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1.1 医患矛盾加剧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医患纠纷逐年上升。医患矛盾加剧、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以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病人选医生”,使实习生动手机会逐年大幅减少[1]。而实习生操作技术的熟练性以及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都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但增加实习生操作机会必然会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加之一些医患纠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一部分患者对医院医学生的见、实习很不配合,甚至强烈排斥,有些患者甚至直接拒绝接受实习生的服务。如果患者被两个实习学生具体实践之后,第三个人上手则是很难的了。更令人瞠目的是个别患者对见、实习学生的观摩学习,动辄以侵犯隐私权为由将医院告上法庭,由此导致了许多纠缠不清的医患纠纷,带教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接诊、处置病人,因此学生通常是看的多
做的少,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致使临床实践中很多手段都受到了限制,医学生遭遇到临床技术学习的困境。由此直接限制和打击了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1.2 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的影响 改革开放使社会分配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毕业生就业须双向选择、自谋出路。医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重要抉择时,占用了许多实习时间。他们疲于参加形形色色的各种供需见面会,而无心顾及对他们很重要的临床实习。另一方面,就业的压力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招聘过于追求高学历,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加入考研的行列,把实习的时间用于准备考研究生,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脱岗复习等。对实习只限于应付,不惜托人说情要求不进科实习,甚至违反劳动纪律干脆不上班,或私自离开实习医院等,一年的临床实习时间完全成了学生们找工作时间、考研复习时间。总之,由上述多种因素可导致学生对见、实习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连看都不看,更谈不上动手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1.3 学生自身思想问题的影响 医学生从单纯的学校课堂到相对复杂的医院病房,学习内容和方式、生活环境、接触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