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低压缺氧治疗哮喘后血浆皮质醇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he level of plasma cortisol and the number of EOS and HEO in BALF markedly decreased. All these may be the mechanism f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ypobaric hypoxia on asthma.
Key word hypobaric hypoxia treatment asthma eosinophil hyodense eosinophil cortisol

  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近年来,哮喘发病率日益增加。尽管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哮喘的治疗进行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全国儿童哮喘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原地区哮喘发病率最低(0.1%)[1]。高原气候疗法取得肯定疗效[2,3],国内外低压缺氧治疗哮喘[4]和常压缺氧治疗哮喘[5]均见报道,但是治疗机理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采用豚鼠哮喘模型,观察低压缺氧治疗后血浆皮质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O)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以期探讨低压缺氧治疗哮喘的机理。
材料和方法
1 哮喘豚鼠动物模型制作及治疗
  采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豚鼠(动物合格证:医动字第310102011号1997年)44只,雌雄不限,体重150~2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1)正常组:每只豚鼠常规皮肤消毒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2周后将豚鼠置入半密闭有机玻璃容器内,将生理盐水加入超声雾化器内进行雾化喷入,任动物自行吸入30分钟后取出,24小时后采集标本。(2)哮喘发作组:参照文献[6]制作哮喘模型。①致敏:每只豚鼠常规皮肤消毒后腹腔注射10%卵蛋白生理盐水1ml。②诱发:2周后将上述致敏豚鼠放入半密闭的有机玻璃容器内,将1%卵蛋白生理盐水加入超声雾化器内,行超声雾化,任动物自行吸入30分钟后取出,于激发后24小时采集标本。(3)低压缺氧治疗组:致敏诱喘方法同哮喘发作组。诱喘后第二天将豚鼠置于低压舱内,以3~5米/秒的速度减压到3000米,在舱内维持2小时,然后以同样速度加压,恢复到正常大气压,每日1次,共10次为一疗程,于第10天治疗结束后立即采集标本。(4)哮喘对照组:致敏诱喘方法同哮喘发作组,但发作后不给予任何处理,作为观察对照,在哮喘发作后第11天采集标本。实验时体重300~400g。
2 检测指标及方法
  (1)血浆皮质醇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O)计数:①麻醉后分离出气管,剪开气管,用适宜的导管插入气管内约1cm固定,缓慢向导管内用无菌生理盐水10ml×3进行灌洗,稍停留后轻轻回抽,回收率应>50%方能用于BALF细胞学分析,将所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离心(400×g/分钟,10分钟),弃掉上清液,沉淀细胞用Hank s液洗三次,最后收集细胞,重悬于比重1.070的Percoll液1ml。②BALF-EOS和BALF-HEO测定:按文献方法[7]配制好不同密度的Percoll液,在10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密度为1.100,1.095,1.090,1.085,1.080g/ml的Percoll液各1.5ml,最后轻轻沿管壁加入上述细胞悬液,离心(960×g/分钟,20分钟),用细塑料管插入离心管,分别回收不同密度交界面的细胞层,用EOS稀释液进行EOS绝对计数,定义≤1.085密度的EOS为HEO,计算出BALF-HEO的绝对计数和百分比。
3 肺组织学检查
  (1)光镜切片制备:各组选2只豚鼠麻醉后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双侧肺组织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用于常规光镜检查。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
    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热休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神经生长因子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左旋硝基精氨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急 慢性缺氧对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
    联用纳洛酮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及B超检查对新生儿缺
    肾上腺髓质素对缺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复方红景天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膈肌损害保
    银杏叶制剂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