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
|
法 (一)透析方法:所有病人均使用日本NIKK ISO DBB22B型透析机常规作碳酸氢盐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血流量250 ml/L,透析液流量500 ml/L。研究期间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德国Fresenirs F6,面积1.3 m2),透析器、管道、穿刺针均系一次性使用。 (二)肝素使用:LMWH在血透前一次性静脉注射10 000 U,不用维持量。SH按平时个体化剂量给予,平均首量3 125±900U,维持量每小时1 000±250U,血透结束前1小时停用。 (三)45例患者第一周第一次血透采用LMWH抗凝,第二周第一次血透采用SH抗凝。分别观察透析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分别测定透析肝素注入前(0分钟)及透析后15、30、60、120、240分钟时血小板计数(BPC)、MPV、GMP-140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 (四)检测方法:(1)MPV及BPC测定:经动脉端抽取1ml血液立即注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1.6ml的抗凝管中,用荷兰产SWELAB AC92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2)GMP-140测定:经动脉端取2ml血液加入含0.2 ml 2% EDTA Na2的塑料试管中,3 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血浆,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亚都医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三、统计学处理: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组透析过程中的比较采用F检验,同组前后的两两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一、2种方法透析前后患者BUN、Cr、Hb、Hct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LMWH组出现齿龈出血2例,SH组2例。 二、2组透析过程中APTT、TT水平的变化:见表1。LMWH组透析240分钟时APTT较同组0分钟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6,P<0.05);SH组240分钟时APTT较同组0分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3.42,P<0.01)。LMWH组240分钟时TT与0分钟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86,P>0.05);SH组240分钟时TT与0分钟时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3.50,P<0.01)。 三、2组透析过程中MPV、BPC、GMP-140的变化:见表2。透析15分钟后二组MPV、GMP-140水平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BPC计数在透析后15、30分钟时二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SH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MPV有极显著增高(F=8.89,P<0.01)、GMP-140有极显著增高(F=12.86,P<0.001)。
表1 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APTT、TT水平的变化(±s,秒)
组 别 项 目 例数 0min 15min 30min 60min 120min 240min LMWH组 APTT TT 45 45 26.00±4.06 12.10±1.36 49.44±9.89 30.14±7.87 46.75±9.72 32.32±8.21 40.33±7.21△ 27.35±7.83* 36.59±8.00* 21.00±5.11* 30.27±6.06* 16.07±2.01* SH组 APTT TT 45 45 25.89±5.67 12.40±1.60 55.82±9.01 35.24±9.92 51.23±8.19 34.77±9.00 50.36±9.98 30.56±6.88 46.88±7.85 30.45±7.55 42.20±8.05 25.25±5.13
注:本院APTT正常对照值为25.00±2.5秒;TT正常对照值为12.00±1.00秒。与SH组比较*P<0.01;△P<0.0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榄香烯乳与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