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黄芪、白术、麦冬等(由上海市药材公司提供)中药按比例配好,温浸2 h后水煎,浓缩为1.78 g生药/ml。
1.2 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50只体重190 g左右(3月龄)纯种SD雄性大鼠(由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进行跑台适应性训练,剔除不会跑、不愿跑的,筛选出37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非训练对照(Normal control)组,7只动物,大强度训练(Heavy exercise,HE)组,15只动物,中药(TCM+HE)组,15只动物。中药组通过灌胃给药,给药量为10 ml/kg体重,每日分2次灌胃。非训练对照组与大强度训练组动物以水代药,每天亦灌胃2次。根据量效关系的预测实验,中药的最佳用量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25倍。
1.3 跑台训练方法 非训练对照组动物自由生活在笼内,不施加运动负荷。大强度训练组及中药组大鼠用国产电动鼠类跑台进行训练[2],每周训练6 d。第1周以15 m/min的速度,每天训练10 min;第2周跑速为20 m/min,跑时从每日10 min起增至每日60 min;第3周前3日速度为30 m/min,时间为60 min,后3日跑速不变,跑时每日增加10 min,从70 min/d增至90 min/d;第4周至第8周,均以30 m/min的速度训练90 min。训练过程中,由于动物脚伤或不明原因的不愿跑,又淘汰9例,到第8周结束时,大强度训练组为10只大鼠,中药组为11只大鼠。
1.4 跑步成绩测试 第8周的第1天,大强度训练组和中药组大鼠在固定速度为40 m/min的情况下跑步,以大鼠竭尽全力所能持续的最长跑时作为跑步成绩。
1.5 取样及测试方法 8 w结束后,大强度训练组和中药组大鼠在最后一次训练停止后20 h左右,用戊巴比妥麻醉,在上午完成取血及有关组织材料的取样。溶血空斑试验(PFC)用小室液相法测定抗体形成细胞,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用毛细管法测定移
动抑制指数(IMI),血浆ACTH及β-EP分别由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检测。
2 结果
2.1 大强度训练组与中药组(TCM+HE)跑步成绩比较 见表1。
2.2 3组大鼠白细胞移动抑制指数、溶血空斑试验及血浆ACTH、β-EP的含量 见表2。
表1 大强度训练组与中药组跑步成绩比较(min)
Tab.1 The comparison of running time between the HE group and the TCM+HE group(min)
Couple of rats Running time HE Difference
TCM+HE
1 469.6 321.8 147.8
2 330.7 139.5 191.2
3 340.0 159.0 181.0
4 299.4 164.3 135.1
5 186.2 135.3 50.9
6 164.7 125.0 39.7
7 174.9 186.5 -11.6
8 278.5 380.8 -102.3
9 270.9 213.9 57.0
10 136.4 64.2 72.2
Note:t test,P<0.05,the mean:HE 189.03±95.20,TCM+HE 254.48±103.25
表2 3组大鼠白细胞移动抑制指数、溶血空斑试验及血浆ACTH、β-EP的含量(±s)
Tab.2 The results of IMI,PFC and the plasma contents of ACTH and β-EP in the three group animals (±s)
Group IMI PFC(/106 spleen cells) ACTH (pg/ml) β-EP(pg/ml)
Normal control 0.764±0.0658 4.95±1.56 90.24±40.23 333.58±105.9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