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 |
|
性疾病。受试对象包括有连续2年使用流感疫苗和从未使用过流感疫苗者。 ①免疫组:分为儿童组(3~6岁)、成人组(18~59岁)、老年组(≥60岁)。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流感疫苗。成人和老年组每人1次性注射0.5ml,儿童组首次注射0.25ml,1个月后再注射0.25ml。②对照组:年龄段同免疫组,不接受疫苗注射。免疫组和对照组总人数、各年龄段的人数及健康状况,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流感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人群分组及年龄构成
免疫组(n=2 378) 对照组(n=2 280) 人数 年龄(岁) 人数 年龄(岁) 儿童 662 5.62±4.43 532 4.79±3.01 成人 937 43.04±10.61 1 122 40.06±10.18 老人 779 70.47±7.13 626 68.47±5.76
2 疫苗 流感疫苗由深圳巴斯德-梅里厄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0.5ml/支,批号分别是N5792(1996/1997年)和N5851(1997/1998年),均在效期内使用。疫苗组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1996~1997年组份:A/Wuhan/359/95(H3N2),A/Singapore/6/86(H1N1),B/Beijing/184/93。1997~1998年组份:A/Wuhan/359/95(H3N2),A/Bayern/7/95(H1N1),B/Beijing/184/93。 3 观察 观察期从注射疫苗后第21天至6个月。观察内容:(1)流感样症状:采用ICHPPC-2-Defined标准〔3、4〕。如果流行季节急起高热(腋温≥38.5℃),并伴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诊断为流感样症状,如寒战、虚弱乏力、头痛、肌痛或关节痛、咳嗽、咽痛和鼻塞、鼻咽部的红肿。(2)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所有流感样和普通感冒症状。普通感冒症状以下列症状中的1项或多项判定:咳嗽、咽痛、鼻塞、头痛、乏力。如同一观察对象出现多次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只按1例计。(3)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第2年的观察中,对所有对象在接种后均进行连续3天的全身和局部反应观察,内容和判定标准均按“预防接种反应观察”进行。 4 统计处理 所有结果经χ2检验分析。 结果
1 疫苗株的匹配情况 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统计资料,1996~1998年是流感的小流行年,1996~1997年流行的毒株属于甲3型和乙型,1997~1998年流行的是甲1型和乙型,这些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和流感疫苗中所含的病毒株是完全匹配的。证明WHO每年对流感疫苗组份的推荐同样符合中国的流感流行病学情况。 2 两组中各年龄段流感样症状发生情况 经过每年6个月的追踪观察,对照组流感样症状的总发生率为6.2%,儿童的发病率略高,达到8.1%。而免疫组中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各年龄组分别为1.4%、1.7%和1.2%;预防有效率分别为82.7%、69.6%和78.6%,两组预防流感样症状有效率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1.46,P<0.01)。证实接种流感疫苗确能极显著地减少流感样症状的发生,对儿童的预防作用尤为明显(表2)。
表2 1996~1998年流感样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免疫组 对照组 预防有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群中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及其疫苗免疫效果 下一个医学论文: 汕头市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