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3 胞浆区Tyr突变阻断下游的细胞凋亡信号传递 |
|
CD3ε和CD3ζ两个亚单位传递的,CD3ε和CD3ζ胞浆区含有保守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e 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即YXXL(X)YXXL/I7-8,简称为ITAM),TCR/CD3的刺激信号使ITAM中的酪氨酸快速磷酸化,其下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如ZAP-70、Lck和Fyn等与酪氨酸结合而活化,从而诱导一系列胞内生化事件,如相关蛋白的磷酸化、胞浆Ca2+浓度升高、Ras-GTP积累、转录因子活化等,最终激活一系列基因表达,使T细胞激活[1]。 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中,构建了CD8α胞外区、跨膜区和CD3ε胞浆区(含ITAM)的融合基因(CD8ε),并转染CD8阴性的Jurkat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CD8ε的细胞株(命名为T-JK),用抗CD8单抗刺激能诱导T-JK细胞凋亡[2]。将此融合基因胞浆区ITAM中两个酪氨酸分别突变或同时突变为苯丙氨酸的CD8ε(Y170F)、CD8ε(Y181F)和CD8ε(Y170F/Y181F)分别转染Jurkat T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的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T1-JK、T2-JK和T3-JK。在同样条件下,抗CD8单抗刺激不能引起T1-JK、T2-JK和T3-JK细胞凋亡[2,3]。此结果表明CD3εITAM中的两个酪氨酸不仅在介导细胞激活中,而且在介导细胞凋亡中均起必不可少的作用。但CD3ε介导的T细胞凋亡的信号传递途径仍不明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CD3εITAM中两个酪氨酸位点的突变对下游细胞凋亡信号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检测 本实验室已经构建的野生型CD8ε、突变型CD8ε(Y170F)、CD8ε(Y181F)和CD8ε(Y170F/Y181F)融合基因转染CD8-Jurkat细胞后,所获得的4株稳定表达上述融合蛋白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T-JK、T1-JK、T2-JK和T3-JK[3]。取1×106细胞,用PBS洗1次,离心弃上清,细胞悬浮于100 μl含20 μg/ml抗CD8单抗并已预热至37℃的PBS中,细胞刺激3 min后,加入1 ml预冷的PBS终止刺激。同时设不经抗体刺激的阴性对照。离心收集细胞,按常规方法裂解细胞,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离,转印至NC膜,用抗磷酸化酪氨酸(PTyr)单抗(PY20)进行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用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B.M公司)显色。 1.2 胞浆Ca2+浓度的检测 1×106细胞用Hank s平衡盐水(HBSS)洗2次,再将细胞悬浮于1 ml HBSS,加入5 μl Ca2+探针Fluo-3/AM(Molecular Probes公司,1 mmol溶于DMSO),使终浓度为5 μmol/L,于37℃保温30~60 min。HBSS洗1次,细胞再悬浮于HBSS中。先不加抗体,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胞浆Ca2+浓度。然后加入含抗CD8单抗的PBS(抗体终浓度为20 μg/ml),刺激细胞1 min,立即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a2+浓度的变化。 1.3 nur77基因表达的检测 将5×106各转染细胞不经抗体刺激或于150 μg/ml抗CD8单抗包被过的培养皿中刺激1、2和4 h后,离心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甲醛凝胶电泳后,按常规方法转至NC膜。以nur77 cDNA片段为模板,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65℃预杂交液(0.25 mol Na2HPO4,pH7.4,7%SDS)中杂交30 min,加入标记好的探针杂交过夜。然后按常规进行洗膜,X光片曝光,洗片和观察杂交结果。 1.4 fas基因表达的检测 5×106转染细胞不经抗体刺激或于150 μg/ml抗CD8单抗包被过的培养皿中刺激4 h,离心收集细胞,用一步法提取总RNA。按下述方法进行RT-PCR反应:总RNA 3 μg(8 μl),Oligo(dT)2.5 μl和ddH2O 4.0 μl,混匀,离心,于95℃加热2~3 min后取出,缓慢冷却至室温。加入1.0 μl RNasin(50单位)、2.5 μl 10×逆转录反应缓冲液、2.5 μl 10×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淋巴毒素cDNA在大肠杆菌表达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gp13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上表达及其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