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 |
|
m切片,收集切片于前述固定液中固定10min, 依次经浸洗、蛋白酶K(2mg/L)消化、4%多聚甲醛再固定、0.25%乙酸酐封闭等10余步 处理后,入杂交液(探针浓度500μg/L)于42℃恒温水浴中杂交25h,其后分别经浓度递 减的系列标准枸橼酸盐溶液(SSC)漂洗,再入地高辛抗体工作液(1∶1 000)室温中作用 12h,此步完成后分别经0.05mol/L pH7.2 PBS、缓冲液1、缓冲液3漂洗,入新鲜配置的 显色液于室温下黑暗中显色12h,转切片入缓冲液4,并在此液中将切片平铺于涂有粘 附剂的载玻片上,风干切片,1%甲基绿复染15min,然后经系列乙醇脱水、二甲苯透 明,最后用封固剂DPX封片。 原位分子杂交切片对照采用:(1)杂交前用RNA酶100mg/L于37℃预处理切片30min; (2)杂交液内去除标记探针;(3)杂交液内加入未标记探针。 3.斑点杂交 将用异硫氰酸瓜-酚-氯仿抽提法[11]提取的脊髓RNA水溶液(浓度约为1.4g/L)与 等体积甲醛变性溶液混匀,然后于60℃水浴中变性30min,取出之置室温中冷却,再 将其点到经过预处理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另取标准品(1∶10倍比稀释)同时点膜以做 对照。待膜自然晾干后,将其置于两层滤纸中间转入80℃真空烘烤2h。转移杂交膜 于塑料袋中,按0.2ml/cm2杂交膜面积的比例向袋中加入预杂交液,封口后于42℃预 杂交1h。剪开塑料袋,吸除预杂交液,再按1ml/cm2膜面积加入新配杂交液(标记探针 400μg/L),封膜后42℃杂交24h。取出杂交膜,用2×SSC-0.1%SDS室温下洗涤数次, 0.1×SSC-0.1%SDS 55℃洗膜2×30min,缓冲液1和缓冲液2各洗2×5min。将杂交膜转 入新配显色液,室温避光过夜显色。 4.结果观察和定量 首先将原位杂交切片做光镜定性观察。然后随即选取3只动物的切片标本,在10 ×20倍下每标本随机摄取5个视野,如此每组得到105幅光镜组织学图像(正常对照组 15幅)。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下计数每张图像上的阳性反应细胞数,最后推算出每 100μm2中的面数密度;测量细胞反应强度时,用相同图像分析系统随机在每张图像 上测量10个细胞的反应灰度值,以其平均值表示该动物标本中的反应强度。 斑点杂交结果用真彩色扫描仪扫描入计算机系统,在Photostyler 2.0软件支持下测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垂体前叶内SP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反义周期蛋白B1基因转染HT29细胞后若干细胞增殖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