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大鼠垂体前叶内SP

王 键  鞠 躬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形态学研究室,西安 710032)

  摘 要 用大鼠垂体冠状和矢状方向的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详细地描
述了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簇状的SP-免疫阳
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尾1/3段主要分布在背侧近垂体裂处;而在中1/3段则主要分布
于前叶的两翼中部靠腹侧处。
  关键词 垂体前叶 P物质 神经支配 免疫组织化学

  哺乳动物垂体前叶是机体内分泌腺的主要腺体。Green和Harris[1]最早提出了垂体
前叶体液调节理论,即下丘脑产生的释放和抑制激素在正中隆起处释放,经过门脉系
统的血流到达垂体前叶调节垂体前叶的分泌。这一理论成为当代神经内分泌学的基础。
然而很早以前便有人认为垂体前叶的腺细胞也受到神经的直接调节。早在1817年Bock[2]
就描述了来自颈上神经节的细的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分支到达垂体。而后许多作者分
别报道了犬、猫、兔、大鼠等动物的垂体前叶中均有神经纤维,并认为这些神经纤维
来源于颈上神经节[1,2]。由于当时的研究手段主要是嗜银染色方法,因此,随后的作者
在仔细研究了早期作者的结果后,认为早期的作者是误把嗜银的网状纤维当成了神经
纤维,但同时他们也肯定在垂体前叶中的确存在着交感神经纤维[1,3]。前苏联学派多认
为这些交感神经纤维对前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影响[4];而其他一些作者则认为前叶
中的交感纤维与前叶分泌活动无关,仅对前叶血管运动是有作用的[1,3]。到了70年代,
Cameron和Foster[5]发现兔垂体结节部有苏木精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并在电镜下发现
它们可与结节部细胞接触。Westlund[6,7]随后发现大鼠垂体前叶存在着5-HT和Somato-
stain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并发现垂体前叶中的Somatostain阳性神经纤维可与生长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发生接触[6,7]。但这些发现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近来在人、猴、犬、大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垂体前叶内发现了若干种的肽能神
经纤维[2,8],其中以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数量为最多[2,8~10]。除此之外,猴
垂体前叶中还有少量的galanin免疫阳性神经纤维[8]。免疫双标显示垂体前叶中的这些
SP-、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可与前叶中多种腺细胞发生接触[8],并在随后的电镜研
究中发现犬的垂体前叶中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可较多地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和生长激素细胞形成典型的突触[8,11]。而在大鼠垂体前叶中,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可
和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伏腺素、生长激素等多种腺细胞形成突触,但却
更多地和催乳素细胞形成突触[12]。同时在切除大鼠肾上腺改变大鼠机体的内分泌状态
几天以后,垂体前叶中的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和GAP-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均有显著的增加[13,14]。据此鞠躬[8,11,13]等提出了哺乳动物垂体前叶
的神经-体液的双重调节假说,对传统的垂体前叶的体液调节学说作了重要的补充。许
多作者都注意到SP-、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内的分布是呈区域性的[2,8],
但却没有仔细描述SP-、CGRP-免疫阳性纤维在哺乳动物前叶的分布特征。本实验利用
连续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垂体前叶内的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特征作
了详细的研究。本研究除了可以揭示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中分布的内在特
征以外,其结果还可以对于研究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起源,尤其是逆行追踪剂在垂
体前叶内的注射或埋入位置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1 垂体的近冠状切面的切法示意图
  表示冻台 --- 表示切面取切方向
Fig.1 Diagram of near-coronal sectioning of pituitary gland.
  Frozenstage --- direction of sectioning

材料和方法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异氟醚MAC的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胚胎心脏致畸作用的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脑NGF BDNF的表达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