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TNF |
|
nant hepatitis Interleukin-4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1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白细胞介素4(IL-4)是Th2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体内、外实验已证明,其对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临床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2]。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在许多方面与感染性休克相似,均与体内TNF-α和IL-1的异常增高有关[3,4]。为了预测IL-4在重型肝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观察了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 TNF-α、IL-1和IL-4的表达水平,IL-4对亚重肝患者TNF-α和IL-1的调控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诊断标准符合北京1995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1.1.2 重组人TNF-α、IL-1、IL-4均为Sigma产品,鼠抗人TNF-α单抗、兔抗人IL-4多抗为Genzyme产品,兔抗人IL-1α多抗为GIBCO产品,RT-PCR试剂盒为PE/cetu产品,ABC免疫组化试剂盒为Vector产品。 1.1.3 TNF-α、IL-1α和IL-4引物由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合成,β-action引物由本所陈智博士惠赠。引物序列为:TNF-α正义链TGAGCACTGAAAGCATGATC,反义链TTATCACTCAGCTCCACGCC;IL-1α正义链GCCAATGACTCAGAGGAAGA,反义链TCTCAGGCATCTCCTTCAGC;IL-4正义链CCTCTGTTCTTCCTGCTAGC,反义链CCGTTTCAGGAATCGGATCA;β-action正义链TTCCAGCCTTCCTTCCTGG,反义链TTGCGCTCAGGAGGAGCAAT。 1.2 实验方法 1.2.1 外周血PBMCs分离 参照文献[3]方法进行。 1.2.2 TNF-α、IL-1的诱生及测定 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2×106 ml-1的PBMCs悬液200 μl,对照孔只加脂多糖(LPS,1 μg/ml),处理孔同时加LPS和IL-4,置37℃,5%CO2条件培育18 h,收获上清,-40℃保存。TNF-α和IL-1生物学活性测定参照文献[3]方法进行。另于24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106 ml-1的PBMCs悬液1 ml,同上设对照孔和处理孔,置37℃,5%CO2条件培育4 h,参照Chomezynski等方法抽提总RNA[5]。 1.2.3 单核细胞内TNF-α和IL-1α的诱生和检测 取1.2.2中部分细胞继续培养4 h,用细胞涂片装置制片,细胞内TNF-α和IL-1α的检测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4 IL-4的诱生及检测 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106 ml-1的细胞悬液200 μg,用PHA(200 μg/ml)诱生,置37℃,5%CO2条件下培养18 h,收获上清。IL-4测定采用双夹心ELISA法,参照试剂盒(Genzyme产品)说明书操作。另于24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106 ml-1的细胞悬液1 ml,用PHA(200 μg/ml)诱生,置37℃,5%CO2条件下培养4 h,总RNA的抽提同上。 1.2.5 RT-PCR 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取10 μl PCR产物在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溴乙啶染色,紫外光检测仪观察结果,并照相,用光密度扫描仪对底片产物条带扫描,计算目的产物与β-action产物的比值。 1.2.6 统计学处理 每份标本设3个复孔,取平均值,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
2 结果
2.1 亚重肝患者PBMCs TNF-α、IL-1和IL-4的表达水平 亚重肝患者PBMCs TNF-α、IL-1的生物活性、单核细胞细胞因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哮喘病人B细胞体外产生IgE过程中幼稚性T细胞的影响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患者致伤原因与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