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大细胞与肺成纤维细胞共育的形态学观察 |
|
尹红玲 钱仲棐 (湖南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长沙 410078)
摘 要 用分离纯化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PMC)与同源胎鼠肺成纤维细胞(LFb)共育, 对LFb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与PMC共育的 LFb 呈复层生长,单 位面积内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粗面内质网(RER)增生。电镜见PMC与LFb紧密接触和部 分PMC有脱颗粒现象。提示PMC可促进LFb增值,并使其功能活跃。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成纤维细胞 形态学 形态计量 共育
近年来,肥大细胞(mast cell,MC)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MC在纤维化病变发生发 展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但国内很少有研究报道[2]。本实验采用正常大鼠 腹腔肥大细胞(peritoneal mast cell,PMC)与同源胎鼠肺成纤维细胞(lung fibroblast,LFb)共 育,观察PMC与LFb的形态学变化,为探讨MC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 据。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Wistar 大鼠,体重约 200g,雌雄不限,供采集 PMC。取妊娠13~15d Wistar 胎鼠 用作分离 LFb。以上动物均由本校实验动物学部提供。 2.PMC 采集分离 2.1 PMC分离液的配制:取比重1.120的40%Ficoll溶液 50ml,用比重1.077的淋巴细胞 分离液调整比重至1.085,用于分离PMC。(Ficoll溶液和淋巴细胞分离液均为上海试剂二 厂产品) 2.2 PMC采集分离:参照本室使用的梯度密度分离PMC 方法[3],于无菌条件下收集 大鼠(6只)腹腔冲洗液,离心后取其细胞悬液,沿管壁缓慢加入盛有PMC分离液的离心 管中,使两液形成界面,4℃、2500r/min离心15min,PMC沉于管底,倾去上层液体,取 底部PMC用冷无 Ca2+、Mg2+的PBS 清洗 2次(4℃,1 000r/min离心10min)后,于RPMI- 1640 培养液悬浮备用(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计数PMC纯度达95%以上)。 3.LFb分离培养 按本室建立的方法分离培养LFb[3]。 3.1 试剂与培养液:(1)胰蛋白酶1∶250,Sigma公司)用PBS液配制成0.1%溶液供原 代和传代消化用;(2)无Ca2+、Mg2+PBS液;(3)完全培养基:RPMI-1640(日本日水制药 株式会社)加15%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公司)和青霉素(1×105U/L)、链霉素 (100mg/L),用7.4%NaHCO3 调整pH至 7.4±0.1。 3.2 分离培养 LFb:胎鼠 20只,无菌条件下取肺,生理盐水清洗后剪成约 0.2cm3 碎块,胰蛋白酶室温下消化10min,以完全培养基中止消化后离心,取组织块接种于培 养瓶内,24h后组织块边缘长出贴壁细胞并逐渐展开连接成片,呈辐射状排列,待长满 瓶底时传代(约5d),然后每2d传代1次,经6~7次传代后取得自然纯化的LFb,供实验 用。 4.PMC 与LFb共育 消化收集纯化的 LFb,以3×105/ml细胞数分别接种于25ml 培养瓶内,或置有盖玻片 的培养皿内。于第3d换液后,共育组加入PMC悬液1ml(含105个PMC);对照组不加PMC (至第3d换液1次,换液后不加PMC),共育5d中止培养,取培养细胞进行下述形态学观 察和形态计量分析。 5.观察方法 5.1 光镜:取盖玻片培养细胞分别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 察。 5.2 透射电镜:共育组和对照组各取8瓶培养细胞,分别用2.5%戊二醛固定1h,刮取 贴壁细胞,制成悬液,1 000r/min离心15min,PBS清洗2次,再离心取沉淀细胞加入5滴 血浆,混匀后4 000r/min 离心 30min,弃上清液,沉淀物为凝结的细胞团块,再加2.5%戊 二醛固定1h,锇酸后固定1h,取出细胞团块沿中线对半切成两份,[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胎盘绒毛上皮滋养层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及其受体的发育变化与计量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DYS1的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