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胎盘绒毛上皮滋养层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及其受体的发育变化与计量研究 |
|
遆新宇 黄威权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西安 710032)
摘 要 为了解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MNTF1)及其受体在人胎盘发育过程中可能的功 能意义,用MNTF1单克隆抗体及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在不同发育阶段人胎盘绒毛石蜡 切片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MNTF1及其受体在不同发 育阶段人胎盘绒毛上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胎盘绒毛的发育过程中,MNTF1及其受体 的相对含量呈周龄性变化,妊娠早期(孕6~9周),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于9周时达到 峰值,此后于妊娠中期及妊娠晚期则随周龄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结果提示:(1)MNTF1 对绒毛滋养层细胞hCG的合成和分泌可能有促进作用,而且此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 而实现的;(2)MNTF1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 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人胎盘绒毛
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是从运动神经元的靶组织骨骼肌分离出来的分子量为35kD的 蛋白质[1]。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人早期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既能产生MNTF1,又 有其受体[2],表明人胎盘产生的MNTF1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途径对胎盘滋养层 细胞起调控作用。但在胎盘绒毛的发育过程中,MNTF1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值得探讨。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人不同发育阶段胎盘绒毛上 MNTF1及其受体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
材料与方法
1.试剂 小鼠抗大鼠MNTF1单克隆抗体及MNTF1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为香港大学解剖学系 周明华博士惠赠,ABC 药盒为Vector公司产品。 2.组织材料 第6、7、8、9、10、16、24、40周人胎盘绒毛各5例,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 产科提供。取得新鲜的胎盘绒毛,立即用4℃生理盐水洗去血液,剪成小块,用4%多 聚甲醛固定,以熔点50~52℃的石蜡将各组标本分别包埋在同一蜡块内,制成2μm 的 连续切片,将各周龄组的胎盘切片贴在同一载玻片上,然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3.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程序 石蜡切片经脱蜡水化后入PBS(pH7.4),经甲醇-H2O2孵育20min,除去内源性过氧化 物酶。按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MNTF1单克隆抗体及MNTF1 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稀释度分别为1∶100,在4℃冰箱内孵育时间均为24h。生物素标 记的马抗小鼠IgG抗体的稀释度为1∶200,ABC复合物的稀释度为1∶100,在室温下孵 育时间分别为1h和30min,DAB-H2O2显色10~30min。用正常鼠血清代替第一抗体孵育 作为对照。 4.MNTF1及其受体免疫反应产物的定量分析 用Q-500图像分析系统(美国Leica公司)对不同发育阶段胎盘绒毛的MNTF1及其受体 免疫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在光镜下(×100)每例随机取样测5个绒毛断面,10 个单位面积,每组共测50个单位面积,计算出每个单位面积的MNTF1及其受体免疫反 应产物的相对含量,用组间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不同发育阶段人胎盘绒毛上皮中MNTF1及其受体的变化 呈免疫反应性的细胞为深棕色,背底呈淡黄色或无色,对比鲜明,易于辨认。对 照试验为阴性。绒毛的细胞滋养层、合体滋养层及基质细胞均呈MNTF1及其受体免疫 反应性,MNTF1及其受体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胞质中。在妊娠早期(孕6周~9周),滋 养层细胞MNTF1及其受体的免疫染色随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孕6周时两层滋养层 细胞已出现阳性反应,强度较弱(图1,2),第7,8周逐渐增强,以第9周变化最为显著, 可见绒毛上皮两层滋养层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阳性物质充满胞质(图3,4)。在妊娠中 期及妊娠晚期随周龄的增加MNTF1及其受体的免疫染色逐渐降低,第40周绒毛上皮滋 养层细胞仅呈弱阳性反应(图5,6)。 2.不同发育阶段人胎盘绒[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低氧大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变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肥大细胞与肺成纤维细胞共育的形态学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