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死亡率五种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 |
|
刘树仁 周红女
关键词 死亡率; 婴儿; 统计学
婴儿死亡率(IMR)不但能评价某个国家(地区)人口死亡水平、卫生服务状况、更是妇幼保健质量的较敏感指标,并可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常发达地区婴儿死亡率低,而贫困地区死亡率高,因此管理部门及卫生服务系统特别重视控制婴儿死亡水平。目前我国对婴儿死亡率的报告已经形成制度,要求用规定(以下简称常规)[1]计算模型上报,但该模型计算时,各部分的时间界限并未统一,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改进模型[2~4]。现以长沙市的资料为例,采用不同模型计算比较婴儿死亡率,以探索更接近实际的计算模型。
1 资料来源 利用长沙市妇幼卫生监测点1992~1995年的资料,四年共有出生人数(指活产总数)15?968人,死亡婴儿431人,婴儿平均死亡率27.1‰。
2 计算模型 2.1 模型1 ,其中Dt为t年死亡婴儿数,Bt为t年出生人数。该模型为常规使用的模型,Dt既包含了t年出生当年死亡未满1岁的婴儿,又有一部分是t-1年出生t年死亡的婴儿,故与Bt的时间含义不一致,理论上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2.2 模型2 ,其中Dt为t年出生t年死亡婴儿数,Dt+1为生于t年到t+1年死亡婴儿数,Bt为t年出生人数。该模型虽然考虑了t年出生未满1岁在t年和t+1年死亡婴儿数,但仍与分母t年出生人数不统一,且实际操作时,不能及时计算出t年的婴儿死亡率。 2.3 模型3 ,其中Dt-1为t-1年出生,t年死亡婴儿数,Bt-1为t-1年出生人数,Dt、Bt含义同模型2。该模型统一了分子分母的时间差别,但本模型既需要收集t年、t-1年的出生人数,又要分清t年死亡的婴儿中有多少是t-1年出生的,这在实际运用中,又增加了收集资料的复杂性。 2.4 模型4 ,其中f为t年出生t年死亡的婴儿数与t年死亡婴儿总数之比,用小数表示。模型中其它符号意义同模型3。显然,如果已知f值,则t年死亡的婴儿中有多少是t-1年出生的,多少是t年出生的就容易计算。虽然f值不是个常数,但若人口出生波动不大,一般表现为婴儿死亡率高,则f值低,反之f值高[2]。因此可根据出生人数相近,婴儿死亡的可能水平,利用上述关系求出相应的f值来,再用本公式计算出婴儿死亡率。如果尚未找出本地婴儿死亡率与f值的相互关系,那么运用时仍和模型3一样麻烦。 2.5 模型5 ,该模型中各符号含义同模型4。其实际是用f值作为权重来调整出生人数,消除了分子、分母的时间差别。
3 结果分析 各模型计算的结果见附表。1992~1994年的平均值为23.8。1993~1995年的平均值为25.8。
附表 各种模型计算出的长沙市 1992~1995年婴儿死亡率(‰)
计 算 模 型 各年度婴儿死亡率
1992 1993 1994 1995 1 30.5 28.9 25.3 23.7 2 27.1 26.3 26.1 - 3 - 28.2 25.6 24.2 4 - 28.2 25.6 24.2 5 - 28.1 25.6 24.2
无论用哪一种计算模型,均说明近几年来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因为各监测点的资料准确,属实,故可信性好。也有力的说明了妇幼卫生监测效果明显。 用模型1与2比较1992~1994年婴儿死亡率,其水平相差不是太大,由于这二种模型都有分子、分母时间含义不统一的缺点,故不作重点讨论。用模型3,4,5所计算的1993~1995年婴儿死亡率,发现结果完全一致。这是因为模型4与5中使用f值,它实际上是调整了t年和t-1年的死亡婴儿数或出生人数,使这二种计算模式与模型3趋于一致。因此,若能根据积累的资料,计算出本地区婴儿死亡的f值,则可免除收集资料的复杂性,又保证了结果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模型4或5代替模型3,避免了收集资料的难度,理论上也较常规模型更合理。就目前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看,计算f值是可行的,由此计算出的婴儿死亡率,不但能反映婴儿死亡的实际水平,而且理论依据更可靠。 另外,也有介绍用三年婴儿死亡数与出生人数之比的模型,即,式中符号意义同前述。这种模型虽然误差较小,但掩盖了较大值和较小值的区别,且需要三年的时间跨度才能计算出来,不便于及时采[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湖南省成人哮喘病人门诊用药调查结果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基质合成的调节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