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情况分析 |
|
谭红专 刘爱忠 曾晓波
关键词 肝炎;病毒性,人;DNA病毒感染;诊断,化验室
随着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各型临床型肝炎的病因学特征得以详细阐明[1]。目前从病原学角度可将其分为甲、乙、丙、丁和戊五型,其病原分别为HAV,HBV,HCV,HDV和HEV(分别简称A、B、C、D和E)。不同地区的不同临床型肝炎有不同的病因学特征,同时存在不同病原的重叠感染。本文报告141例各型临床型肝炎的病原学特征及重叠感染状况,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1995年5月至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住院的各型肝炎病人共141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21例,女性20例。年龄为7~71岁。病例依据全国第六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诊断与分型。每例病人在入院时收集其一般资料,同时静脉抽血4 ml,当时分离血清后置冰箱保存备检。 1.2 实验方法 所有标本均由专人统一检测抗-HAV-IgM,HBsAg,HBeAg,抗-HBc-IgM,HBV-DNA,抗-HCV,HCV-RNA,HDAg,抗-HD-IgG,抗-HD-IgM和抗-HEV,血清抗原和抗体均用ELISA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用PCR法检测。所有实验步骤和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试剂来源 ELISA试剂均由北京生化免疫制剂中心提供,检测HBV-DNA和HCV-RNA的PCR试剂均由河南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4 资料统计 所有资料用Foxbase数据库管理,应用SPSS2*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在HBV 4项感染指标,HCV 2项感染指标和HDV 3项感染指标中,有任一项阳性,则认为有相应病毒感染。
2 结果
在141例肝炎患者中,亚急性重症肝炎(以下简称亚重肝)11例,占7.8%,急性肝炎47例,占33.3%,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51例,占36.2%,慢性迁延性肝炎(以下简称慢迁肝)18例,占12.8%,其他型肝炎(包括瘀胆型肝炎和肝硬化)14例,占9.9%。 在本次调查的141例病人中,67例为单一病毒感染(47.52%),58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重叠感染(41.13%),另有16例各项感染指标全阴(11.3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型肝炎的病毒感染类型(例,%)
临床分型 n 单一感染 重叠感染 全阴 亚重肝 11 3(27.27) 6(54.55) 2(18.18) 急性肝炎 47 26(55.32) 16(34.05) 5(10.64) 慢活肝 51 26(50.98) 22(43.14) 3(5.88) 慢迁肝 18 10(55.56) 8(44.44) 0(0.00) 其他型肝炎 14 2(14.29) 6(42.86) 6(42.86) 合 计 141 67(47.52) 58(41.13) 16(11.35)
在临床各型肝炎中,急性肝炎、慢活肝和慢迁肝均有一半以上为单一病毒感染,而亚重肝和其他型肝炎却分别只有27.27%和14.29%为单一病毒感染。在67例单一病毒感染者中,有51例为单纯HBV感染(76.12%),其次为单纯HAV感染(8例,占11.94%)。单纯HBV感染以慢活肝和急性肝炎为主,而单纯HAV感染则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67例单一病毒感染的临床型肝炎的病原分布(例,%)
临床分型 n HAV HBV HCV HDV HEV 亚重肝 3 0(0.00) 3(100.00) 0(0.00) 0(0.00) 0(0.00) 急性肝炎 26 7(26.92) 15(57.69) 2(7.69) 0(0.00) 2(7.69) 慢活肝 26 0(0.00) 23(88.46) 2(7.69) 1(3.85) 0(0.00) 慢迁肝 10 1(10.00) 8(80.00) 0(0.00) 1(10.00) 0(0.00) 其他型肝炎 2 0(0.00) 2(100.00) 0(0.00) 0(0.00) 0(0.00) 合计 67 8(11.94) 51(76[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T细胞的抗原识别机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湖南省成人哮喘病人门诊用药调查结果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