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
|
牛卫华 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012)
[摘要]研究和促进学生自我认定能力的发展是90年代学习困难研究中新的热点。本文介绍西方这方面的新动态,这方面的研究反应了当前教育上提倡整体化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我认定,学习困难,整体化研究
当谈到学习困难时,人们通常指那些在学校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但学习困难可以出现和伴随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当然也包括成人阶段。在成人阶段,学习困难者主要面临工作岗位和继续学习上的各种不适应,比如掌握新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而这正涉及到一个人的“自我认定”(Self-determination)。90年代以来,学习困难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对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方面的研究[1],这正反映了当前教育心理学界的一个潮流,即把教育和教育对象作为整体进行研 究[1]。自我认定包括“自我的实现(Self-actulization)、肯定(Assertiveness)、创造(Creativity)、自尊以及自我拥护(Self-advocacy)[2]。 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完成初中教育以后,一部分学习困难儿童进入高中或者大学,这时他们会面临新问题,需要新技能,如(1)知道自己在学业和与人相处上的长处和不足的能力;(2)对教师和校方职工表达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的能力;(3)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和给别人提供适当帮助的能力;以及(4)当需要并且适合的时候主动寻求信息、帮助火伴的能力。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人们又会面临一些更为复杂的选择和决定,如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岗位获得成功、对工作满意、保证工作生活的质量以及有效地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定[2]。 既然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自我认定呢?
1 自我认定的定义
关于自我认定,有以下一些定义:“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的步骤”;“在生活中主动采取行动和不受外力影响和干预做出选择所需要的能力和态度”;“引导人们确定一个目标并使自己实现这一目标的态度、能力和技能”;“选择并使这些选择成为行动中决定因素的能力”;“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和估价来确定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等等。以上定义的相同要素是:自由、选择和控制。此外,还包括行为和结果。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和训练服务局(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Services, OSERS) 1993年给自我确定作如下定义[3]:在了解和估计自己的基础上,以及在追求自己的需要、利益和价值中最大可能地选择和制定选择来驾驭自己的生活。 那么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发展又有哪些特点呢?
2 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者比其他人面临更多更特殊的障碍,影响他们自我认定。首先,学习困难是一种比较隐蔽的障碍,许多学习困难者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接受自己是自我确定的基础。其次,学习困难者还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同时还伴随习得的无能为力和消极的归因,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定[4]。 另外,许多与自我认定有关的技能,如计划、行动和反应的灵活性等,对学习困难者来说也都比较难于掌握。这些技能与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和计划能力以及大脑的灵活性等有密切关系。虽然从学习困难的定义我们了解到,学习困难者的智力并不一定比正常人低,但他们的确在某些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力上比正常人落后,这种落后也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定。既然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十分重要,学习困难者的自我认定水平又比较低,对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深入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干预计划就十分重要。
3 提高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干预措施
对学习困难学生提高自我认定水平的干预方法是,确立干预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然后再采取一些教育策略。 首先我们了解有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在所有模型中都是适用的。
3.1 总体的教育策略
榜样学习:在许多自我认定教学项目中,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以成年人作榜样。学生可以通过配对或合作学习的方式直接学习成年[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离职问题研究综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