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和钙含量的动态变化 |
|
脑桥基底部上缘水平以上全脑、称重。按脑湿重/体重×100%计算脑系数。 3.脑氨基酸含量测定:参照文献[2]方法,分别在1、3、6 h取皮层脑组织称重,用4%磺基水杨酸匀浆,低温15 000 r/min离心10 min,Hitachi L-85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换算为μmol/g湿重脑组织。 4.钙含量测定:分别在1、3、6 h取皮层脑组织烘干至恒重,称0.03 g放入消化罐内,加分析纯浓硝酸0.5 h,室温消化6 h,加30%过氧化氢2.5 mL,155℃烘烤3.5 h,消化液适当稀释在Varian spectr AA.40p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换算为mg/g干重脑组织。 5.统计处理:结果用±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比较其差异显著性。
结 果 一、平均动脉血压及6 h死亡率: C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保持平稳(16.5±0.6) kPa。S组注入ET后MAP呈明显的3个时相变化,5 min内迅速下降,由注射前的(17.0±0.8) kPa降至(13.0±0.4)kPa,0.5 h稍有回升,后逐渐下降,至3、5 h,MAP呈不可逆下降,其下降值(8.9±1.8)kPa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5和P<0.01)。S组大鼠6 h死亡率90%。 二、脑系数的变化: C组大鼠脑系数0.78±0.02。S组脑系数1 h值为0.80±0.02,3 h值为0.81±0.02,6 h值为0.84±0.03。S组脑系数6 h值显著大于C组,P<0.05。 三、脑氨基酸含量及钙含量的变化: 大鼠内毒素休克后,脑皮层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钙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1所示,谷氨酸、牛磺酸于休克后1 h明显增加,与C组相比,P<0.05;S组大鼠3 h的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以及谷氨酸、牛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 S组各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与3 h 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S组大鼠脑皮层钙含量在6 h明显高于C组(P<0.05),且明显高于3 h值(P<0.05)。
表1 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组织氨基酸含量及钙含量的变化
Tab 1 The changes of amino acids (AA) and calcium contents of brain tissue in endotoxin shock rats (±s, AA μmol/g, wet tissue, Ca2+ mg/g, dried tissue)
Control (n=5) Shock 1 h(n=7) 3 h(n=6) 6 h(n=6) Asparate 1.33±0.74 2.04±1.19 2.36±0.53 1.55±0.39 Glutamate 4.91±1.22 7.34±2.56* 7.91±1.05* 4.63±1.39 Glycine 0.50±0.33 0.57±0.10 0.98±0.73* 0.42±0.12 Taurine 2.90±1.22 4.36±0.89* 4.80±0.97* 2.63±0.34 Alanine 0.40±0.15 0.65±0.37 0.89±0.61* 0.33±0.12 Calcium 0.23±0.02 0.23±0.05 0.22±0.07 0.43±0.17* *P<0.05, vs control group 讨 论 本实验中,静注ET 3 h,大鼠MAP进行性下降,6h死亡率90%,表明成功复制了内毒素休克模型。在休克发生发展中,脑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有持续过度增高,并与脑系数增加,脑组织钙含量的过度增加相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管紧张素 对心肌梗塞大鼠成纤维细胞的核酸 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