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边缘系创伤反应性髓鞘碱性蛋白表达与超微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为创伤后神经、精神异常等CNS反应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模型复制:
  成年健康家犬22只,雌雄不拘,体重10.5~14.0 kg。伤前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低速组和高速组(各8只)。用戊巴比妥钠(30 mg/kg,iv)麻醉。1.03 g钢珠(5.56mm)室内靶道致伤,低、高速组撞击速度分别为625 m/s、1368 m/s。瞄准点在犬双后肢大腿肌肉发达处,尽量避免伤及股骨、大血管及神经干。伤后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余处理与致伤组相同。
  二、观察指标:
  对照、低速、高速3组动物分别随机取4、6、6只于伤后8 h活杀,取下丘脑、海马、颞顶区灰质、白质等处脑组织,分装,液氮保存。其余6只于伤后8 h以3%戊二醛颈内动脉灌注(压力控制于14.5~16.0 kPa),取下丘脑、海马,一分HE染色;另一分包埋后超薄切片,双铅染色,JEM-100SX透射电镜观察。用MBP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华西医科大学提供)测定脑组织匀浆MBP含量。以地高辛配基随机引物法标记MBP-cRNA探针(600 bp),采用一步快速热酚抽提法提取脑组织总RNA,按经典方法进行斑点杂交;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点平均光密度,求其积分光密度值,以反映各点MBP-mRNA相对含量。
  三、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应用SPRM软件(第三军医大学)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 果
  (一)一般情况:高速组在投射物撞击速度、撞击能量、组织吸收能量等方面明显高于低速组(P<0.01)。低速组伤后1h内、高速组伤后6h内直肠温均显著低于伤前及对照组(P<0.01);伤后8 h动态观察心率、呼吸、血压、CSF压力等变化均不明显(P>0.05)。
  (二)脑组织MPB变化:低速组下丘脑M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组下丘脑、海马MBP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表1)。
  (三)脑组织MBP-mRNA斑点杂交:斑点杂交膜经图像分析表明低速组下丘脑MBP-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组下丘脑、海马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表2)。

表1 下丘脑、海马、颞顶区脑组织区MBP含量

Tab 1 Contents of MBP in hypothalamus,hippocampus and temporoparietal grey and white matters(μg/g brain tissues,±s)

Group n   Hypothalamus Hippocampus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Control 4   1.05±0.35  0.85±0.21 0.40±0.09 5.19±1.25
Low speed 6 4.00±0.83* 1.29±0.38 0.51±0.14 5.58±1.40
High speed 6 30.18±7.56**△△ 4.25±0.92**△△ 0.65±0.17 7.01±1.63
  *P<0.05, *P<0.01, vs control group; △△ P<0.01, vs low speed group
表2 MBP-mRNA斑点杂交信号积分光密度值

Tab 2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of MBP-mRNA dot blot hybridization signal(±s)

Group n   Hypothalamus Hippocampus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Control 4 0.51±0.14 0.42±0.12 0.24±0.08 4.91±1.34
Low speed 6 3.40±1.22* 1.16±0.42 0.52±0.11 5.28±1.52
High speed 6 7.58±2.45**△△ 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Alzheimer型痴呆临床量表检查与MRI边缘
    万古霉素边缘敏感 MRSA感染 宜联合用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