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条纹斑竹鲨基因组的RAPD分析初报

GTTCCACGG
OPW-17 GTCCTGGGTT
OPI-06 AAGGCGGCAG
OPW-18 TTCAGGGCAC
OPI-07 7CAGCGACAAG
OPW-19 CAAAGCGCTC
OPI-08 TTTGCCCGGT

参照Williams等方法[3],RAPD反应体系(25μl)中含lu Taq酶,2.5μl 10×缓冲液,1μl(2.5mM) dNTP, lμl(约5P mol)引物, 1μl(约25ng)基因组DNA, 加纯水至25μl, 石蜡油覆盖。反应扩增条件为:94℃变性5s, 36℃退火30s, 72℃延伸1min, 共40个循环, 最后在72℃延伸5min。
  扩增产物用1.4%琼脂糖凝胶电脉,经溴化乙啶(EB) 染色, 紫外光下观察、拍照。

1.3 相似率(similarity)分析
  根据Nei等人的相似率分析公式进行数据分析[4]。相似率=2Nab/(Na+Nb)×100%, 其中Nab为个体a和b之间共有的DNA扩增片段数目, Na 为个体 a 具有的DNA扩增片段数目, Nb 为个体 b 具有的DNA 扩增片段数目。

2 结果和讨论

  条纹斑竹鲨在鱼类分类学中属软骨鱼纲、须鲨目、须鲨科、斑竹鲨属,为厦门地区常见的小型鲨鱼。我们采用了11种RAPD随机引物检测了4条鱼的基因组DNA, 每个个体扩增出77 ~ 84条可分辨的DNA 片段。一种引物可扩增出的DNA片段数目多者有11条(OPW-17和OPW-19), 少则只有1条(OPW- 15), 平均为7.5条(见表2和图版I)。扩增片段的大小在300~ 2 800bp之间。相似率分析表明,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率极为相近(见表2)。由此提示, 分布在厦门近海的条纹斑竹鲨的种群可能是比较单一的。

表2 条纹斑竹鲨基因组DNA RAPD扩增片段数及相似率


个 体 DNA 片段
总 数 共有片段数 相似率(%)
CP2 CP3 CP4 CPT2 CP3 CP4
CP1 77 72 74 73 91.1 91.9 91.8
CP2 81 - 76 74 - 92.1 90.8
CP3 84 - - 78 - - 92.8
CP4 82 - - - - - -



图版Ⅰ
条纹斑竹鲨4条个体基因组DNA RAPD扩增电泳图
1~4.4条不同个体;M1.λDNA/HindⅢ;M2.λDNA/HindⅢ+EcoRI;N.pBR322 DNA/HaeⅢ。

①吴冰, 女, 29岁, 硕士, 专业方向为细胞生物学; 现工作单位: 暨南大学“211工程”办公室, 广州 51063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厦门 361005

参考文献

[1] 惠东威等. RAPD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工程进展, 1992, 12 (6): 1~5
[2] 严华军等.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体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 1996, 8(3): 32~36
[3] Williams T G K et al. DNA Polymorphisms ampgfied by arbitrary primers and useful genetic markers. Nucl. Acids Res., 1990, 18(22): 6531~6535
[4] Nei M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tudying genetical Variation intermsof restiction endonuclea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9, 74: 5267~527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