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U诱导带LacZ靶基因的 gt11 DNA突变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 |
|
kage, Mutagen sequencing, DNA squence
近年来,靶基因开始被引入遗传毒理学领域,用以构建DNA分子致突变检测系统和开展分子突变机理研究,使用靶基因的最大优点是在检测突变物的同时,能在DNA分子水平上获取突变的直接证据。 我室在前期课题研究中,曾提出在试管中用致突变物直接处理 λ DNA,再于体外进行重包装,最后以噬菌斑形成率下降作为突变检测终点〔1, 2〕]。但是,原有研究由于未引入必要的靶基因和/或标志基因,因此难以排除部分假阳性和进一步开展分子突变机理研究。本课题以lacZ为靶基因,通过计数不同颜色噬菌斑来反映突变率,并进一步对突变噬菌体进行扩增和测序, 以开展DNA分子突变机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基因型鉴定和包装蛋白的制备 对制备包装蛋白的菌株BHB2688、BHB2690(均由中山大学刘良式教授惠赠)分别进行CIts 857基因、rec A- 基因和Sam基因鉴定。BHB 2690用超声破壁法制备前头部蛋白;BHB 2688使用溶菌酶-冻融破壁法制备尾部蛋白。将制备产物分别以15μl/管、10μl/管分装,液氮中冻结后迅速置入液氮或-70℃长期保存。方法参照《分子克隆操作指南》第二版。 1.2 包装效率的确定 运用制备的包装蛋白对 λ DNA进行重包装,以E. coli LE 392为宿主菌,以包装1μg λ DNA产生的噬菌斑数计算为包装效率。 1.3 诱变剂处理 λgt11 DNA〔3〕 和 λ DNA体外重包装 将0.5μg λ gt11 DNA溶于5μl 10mmol/L Tris-HCl(pH7.9)和10mmol/L MgCl2 中, 加入5μl ENU受试物,剂量分别为500μg、650μg、750μg及850μg/5μl, 溶剂为DMSO,搅匀,37℃温育30min,置冰上10min终止反应。取出深低温下保存的包装蛋白, 冰上融化,将先融化的BHB 2688转移至仍处于冰冻的BHB 2690中。当已合并的包装蛋白即将全部融化时,加入0.5μg λgt11 DNA,22℃,2h。加SM液0.5ml,氯仿25μl,颠倒混匀。取200μl Y1090菌液对应加入稀释后的噬菌体液10μl,混匀,37℃20min。将上层琼脂(含10mmol/L MgSO4, 47℃, 约3ml)中加入35μl X-gal (20mg/ml)、3.5μl IPTG(20%),铺皿。42℃, 12~16h后计数蓝色噬菌斑数及清亮噬菌斑的比例。 1.4 阳性突变体的再鉴定 吸取单个清亮噬菌斑,移入SM液1ml中,室温1h。取10μl加入200μl Y1090菌液或50μl MgSO4沉淀悬浮液中,37℃,20min。加入3ml顶层琼脂(47℃,含X-gal及IPTG),铺皿,42℃培养过夜。 1.5 λ DNA突变体的提取、扩增及纯化 操作按Promega λ DNA 纯化试剂盒说明进行,用平板裂解物法提取 λ gt11 DNA突变体,将提取物溶于TE中,4℃或-20℃长期保存。 1.6 纯化的 λ gt11 DNA中lacZ基因的部分PCR扩增 以 λ gt11 DNA为模板,选用分别位于LacZ基因1 965~1 989bp处的引物1, (LacZ基因的第1个碱基为1)序列为5 -GGT GGC GCT GGA TGG TAA GCC GCT-3 , 及位于2980bp处的引物2, 序列为5 -GGT GGC GAC GAC TCC TGG AGC-3 , 在25μl反应体系中做PCR扩增。 1.7 PCR产物的测序 突变子的PCR产物用荧光标记的自动测序法测序。每个样品一次读取260个碱基(从#FKLacZ#FS基因的第2 026 bp~2 286 bp)。
2 结果与讨论
2.1 ENU对 λgt11 DNA存活率及lacZ基因突变率的影响 ENU是肯定的DNA点突变剂,常用于基因突变研究的阳性对照,在本研究中,为增加作用的灵敏度,ENU直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细菌感受态细胞摄取和分泌DNA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mtDNA大片段缺失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