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计划免疫四病控制的经济效益估计 1950 1998 |
|
情进行系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50~1998年全国疫情资料来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 1.2 统计分析方法 将历年四病发病率资料及人口数以 SPSS for Windows(V9.0)建立数据库,以计免前年发病“中位数法”与“指数平滑法”(EXSMOOTH)预测计免后17年(1982~1998)每年减少的病例数[2]。1.3 经济效益估计 为简化问题,未考虑减少发病损失(经济效益)的时间贴现,仅参照计免保偿赔偿标准(已有修改)每种病例分别以1 000、400、600和200元损失[3],来估计费用效益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国 EPI 四病的49年来的疫情趋势 49年来累计发病13 466 889例≈13 457万例,发病曲线有3个高峰,全面开展 EPI 工作以来发病曲线大幅度下降(表1、图1)。 2.2 中位数法预测计免开展所减少的发病例数 以中位数(4 359 142)法估计,17年来四病发病累计减少共约6 854万例,可获经济效益达240亿元。各种疾病减少例数与所获效益见表2、图1。 2.3 指数平滑法预测计免开展所减少的发病例数 以 SPSS 的指数平滑法(EXSMOOTH)拟合1955~1981年(未开展计免,此时段无缺失值)历年四病总发病数,最佳的α=0.3(用无趋势、无季节性NN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RMS=246.3171;Durbin-Watson 值=1.3412。累计减少四病发病约4 722万例,可获经济效益达173.1亿元。各种疾病减少例数与所获效益见表2、图2。
表1 我国计划免疫四病49年来的发病趋势
年份 脊灰 麻疹 白喉 百日咳 四病合计 减少例数 1950 / / 21913 / / / 1951 / 986994 39260 / / / 1953 / 1882413 45802 / / / 1954 / 2144325 32724 / / / 1955 1598 4310110 59867 352133 4723708 / 1956 5466 4039021 40020 713766 4798273 / 1957 9375 5502811 28900 942641 6483726 / 1958 9965 3664647 95955 1330373 5100940 / 1959 17474 9626798 150745 2163326 11958343 / 1960 15890 1042826 152872 407438 1619026 / 1961 10340 2454565 96879 462462 3024245 / 1962 9152 3857888 51279 1356062 5274380 / 1963 36938 5824767 87848 1951965 7901518 / 1964 43780 6820567 119284 701324 7684955 / 1965 29450 8818735 99305 787400 9734890 / 1966 23251 6119774 77480 1199402 7419907 / 1967 10462 2265304 46432 332201 2654399 / 1968 11466 1640968 24660 225785 1902879 / 1969 14682 2429649 25653 573732 3043717 / 1970 21246 3738541 27719 314789 4102295 / 1971 18665 4044713 30682 510692 4604752 / 1972 23974 4589956 21184 663766 5298880 / 1973 17842 4746471 21054 1208452 5993819 / 1974 11176 3314082 26167 1007717 4359142 / 1975 7948 2581568 38632 1070501 3698648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泉州地区肝炎患者TTV感染状况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首次发现的HIV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