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卤代芳烃化合物化学分析和检测方法的研究 |
|
。用色谱法检测的主要困难在于将PHAHs与干扰物如有机氯农药及 脂肪分开,并应尽量对待检测物质检测前予以浓缩,以提高灵敏度。为此采取了不少方法。 Jensen等人用活性碳柱对样品初步分离后再用气液相色谱(GC)检测[1],Reinke等 则用薄层色谱对样本进行分离后再用GC检测[4],Smith等人使用毛细管分离及多次 浓缩法对样本进行富集等预处理后用气液相色谱-质谱仪(GC-MS)检测以提高检测限值 [5]。采用GC法的检测器首先采用电子俘获检测器。1979年Yost等发明了可直接对样本 进行分析的质谱仪[6],随后多用质谱法(MS)或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P HAHs进行测量,如Bumb等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样本中的PHAHs,并用GC-MS联 用的方法进行检测[7],Mitchurm等则联合使用气质联用高压负化学电离法(LGC/NI API/MS)对PHAHs进行测定[8],Kedderis利用HPLC、红外吸收及核磁共振技术对1,2 ,7,8-四苯并呋喃进行亚型分析,串联质谱仪系统(MS-MS)也用于对PHAHs的检测[9] ,这些分离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PPb(10-9g/g)水平,甚至PPt(10-12g /g)水平[4~9]。经过30多年的应用改进,分析化学方法已成为检测PHAHs的常规方 法。如高分辨气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HRGC-HRMS/MID)已是国际上规定的二恶英类化合物 的标准检测方法(USEPA1613,USEPA8290)。国内杨燕红等利用HPLC对水中多氯代芳香化合 物的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10]。 分析化学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分辨达10-12g/g水平的PHAHs,并可分离出各种 不同的PHAHs及其代谢产物,是对PHAHs成分进行确证的唯一方法。但该方法过程复杂,费时费 力,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设备,并易受干扰物的影响。萃取过程的细小差异即可引起结果较大 的差异,重复性差,而不同的物质往往需不同的萃取过程[1,4],方法不易掌握, 假阳性高,无法在基层开展系统的监测工作。更主要的是PHAHs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样 本中,每一组分的毒性、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均未完全搞清。因此测定一个样本中每一 个PHAHs的组分和含量并不能对该样本中PHAHs的总毒性及生物活性做出明确的判断。而环境 中PHAHs对生物及人体的毒性效应才是环境医学的中心课题。因此,单纯的分析化学方法无 法满足评价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可了解、测量PHAHs毒性及生物活性的方法。生物检 测方法就是这样提出的。 1.3 生物检测方法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分析化学方法本身的 缺点,迫切需要采用一种快速而敏感的方法,在可接受的精度内不仅测出PHAHs的含量,并 能对样本中PHAHs的生物活性做出相应的测定。对PHAHs作用机理的研究为生物检测方法的使 用打下了基础。 Poland在1982年认为,PHAHs毒性的机理是它做为芳香基(又称Ah)受体或二恶英受体)的持续 性兴奋剂[11]。PHAHs是脂溶性物质,直接通过细胞后,可与胞浆中的Ah受体结合 ,产生活化的受体-配体复合物,移至细胞核中与核内DNA的特殊序列-二恶英反应序列结 合,从而引起基因转录的改变[12]。转录的改变可迅速诱导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 -邻-脱乙基酶(EROD)的生成[13]。在体内PHAHs与Ah受体结合的紧密度与其毒性 及EROD诱生能力的大小均有很好的正相关性[13,14]。因而,可据此原理,利用生 物中细胞对受到PHAHs作用后产生EROD量的多少,对样本中PHAHs的总效应及总含量做出测定 。Tillitt等利用大鼠肝H4IIE细胞对环境及鱼、鸟等生物体内的PHAHs进行了筛查检测,认 为H4IIE细胞株可对样本中PHAHs的量进行定量检测,并可作为大样本筛查的可行方法,是对 分析化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其检测TCDD的下限达10 pg[15]。随后,Kennedy等 人对EROD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可同时对大批量样本进行测量,并将检测精度提高至2. 4 pm[15,16]。除H4IIE细胞外,尚有小鼠肝Hepa1c1c7细胞[17]。人肝H epG2细胞也对PHAHs有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18]。Aarts等人已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 成了将荧光素生成基因置于多个二恶英反应序列(DREs)调控控制下的质粒[19]。如 可将荧光素生成基因导入对PHAHs敏感的细胞中并稳定表达,则可大大简化测量方法,使对P HAHs的常规监测成为可能。这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徐盈等也利用EROD对水中二恶英类化合 物进行快速筛选,结果显示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2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推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势在必行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