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肠杆菌菌株 衍生噬菌体 PBR322衍生质粒作为人IL |
|
狄凯军 刘世广 章秋珩 章静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
摘 要 为探索人白细胞介素-6(IL-6)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的途径,选用BL21(DE3)/PET-28作为表达系统,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了hIL-6的互补DNA(cDNA)的编码区,引入了EcoRI和Hind Ⅲ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Hind Ⅲ酶切后,克隆于PET-28载体的相应位点,转化DH5α。选出阳性克隆,经DNA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区内无非特异突变。将重组质粒转入DH5α,筛选阳性克隆,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全细菌裂解液进行十二烷基黄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固化蛋白质的免疫学测定(Western-blot)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estern-blot杂交发现有与抗IL-6特异结合的蛋白带,以4h的产量最多,激光扫描显示IL-6的吸收峰占总吸收面积的37%(4h诱导)。分子量约为27kD。实验显示,人IL-6在原核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IL-6的免疫活性。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大肠杆菌(λ衍生噬菌体)[BL21(DE3)] 聚合酶链反应(PCR)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诸如诱导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CTL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协同刺激造血细胞的分化和血细胞的生长[1];诱导神经细胞的分化[2],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3]等。为探索人IL-6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的途径,本实验采用大肠杆菌菌株(λ衍生噬菌体)BL21(DE3)原核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应用及产量提供先期资料。
材料和方法
1.菌株与质粒 菌株BL21(DE3)、DH5α为本室冻存;表达载体PET-28a(+)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郑德先教授惠赠;PUC13-IL-6由日本大阪大学Taga教授惠赠。 2.引物设计、合成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根据成熟IL-6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P1中含EcoRI酶切位点,ATG起始密码和成熟hIL-6的5 端部分氨基酸编码序列;P2中含HindⅢ酶切位点、TAA终止密码和hIL-6的3 端部分氨基酸编码基因的互补序列。以PUC-13-IL-6为模板,常规进行PCR反应。 3.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用LMP法回收PCR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HindⅢ酶切PCR产物和载体PET-28a(+),然后进行连接反应,用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 4.DNA序列测定 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的373ADNA序列测定自动分析仪,用Tag酶标记T7引物,以PCR方法进行测序反应。 5.诱导质粒PETIL-6表达 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挑出一新形成的克隆,于37℃活化表达克隆,再以1∶25接种于LB培养基扩增至菌密度OD600=0.6,加入1mmol/L进行诱导表达,分别于1h、2h、4h、7h取样,冰上放置5 min,4℃,8 000r/min离心,收集菌体。 6.SDS-PAGE凝胶密度扫描和Western-blot分析 于收集的菌体中加入1×SDS凝胶加样缓冲液100μl,100℃煮沸3 min,取15μl进行SDS-PAGE[4],浓缩胶浓度为5%,分离胶浓度为15%。电泳结束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密度扫描测定蛋白含量。Western-blot分析方法见文献[4]。应用鼠抗IL-6McAb及HRP标记羊抗鼠IgG抗体。
结果和讨论
1.常规PCR扩增 采用合成的引物,以PUC13-IL-6为模板,进行常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1条0.56kb大小的带。 2.表达载体PETI的构建 PCR扩增的人完整IL-6编码基因经EcoR I和Hind Ⅲ双酶切后与相同酶解的PET-28a(+)体外重组,转入E.coli DH5α中。转入的克隆经小提质粒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明编码完整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卵丘细胞及胞外基质诱发中国仓鼠精子顶体反应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肺癌细胞中蛋白激酶C亚类与cAMP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