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滴注赖氨匹林治疗小儿急性热病效果观察 |
|
多数常用抗生素配伍。 为了探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在小儿急性热病中及时、 有效、 安全的退热作用, 我院儿科1997年3月~1998年2月, 对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39 ℃者60例, 分别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安痛定肌肉注射作退热治疗, 进行了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发热72 h内就诊, 体温>39 ℃者60例, 男38例、 女22例, 年龄小于1岁11例, 小于3岁19例, 小于7岁18例, 7~14岁12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例, 急性扁桃体炎27例, 急性支气管肺炎6例, 急性肠炎5例, 其他4例。 1.2 方法 60例均征求患儿家长同意, 随机分组, 治疗组30例, 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 对照组30例, 用安痛定肌肉注射。 治疗组赖氨匹林按每次15 mg/kg用生理盐水2~3 ml稀释后加入莫菲滴管静脉滴入; 对照组安痛定按常规用量肌肉注射。 两组分别在用药15、 30和60 min后各测量体温1次。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用药60 min内体温降退为准, 显效: 下降>2 ℃; 有效: 下降1.0~1.9 ℃; 轻度有效: 下降0.5~0.9 ℃; 无效: 下降<0.4 ℃。 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
2 治疗结果
静脉滴注赖氨匹林退热结果见表1。 两组用药退热效果的比较及两组用药后体温下降程度见表2。
表1 静脉滴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安痛定退热效果
用药时间 (min) 显效 有效 轻效 无效 n % n % n % n % 赖氨匹林 15 7 23.33 12 40.00 3 10.00 8 26.67
30 20 66.67 7 23.33 2 6.67 1 3.33 60 28 93.33 1 3.33 1 3.33 0 0 安痛定 15 5 16.67 4 13.33 3 10.00 18 60.00 30 9 30.00 13 43.33 5 16.66 3 10.00 60 27 90.00 2 6.66 1 3.33 0 0
表2 两组用药后退热降温结果比较
用 药 后 赖氨匹林组 安痛定组 P值 n % n % 退热结果 15 min始退热 22 73.33 12 40.00 <0.01 60 min降至正常 28 93.33 27 90.00 >0.05 体温下降 ±s 15 min 0.925±0.571 0.308±0.584 <0.01 60 min 2.432±0.751 2.384±0.806 >0.05
3 讨 论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盐, 作用同阿司匹林, 特点是适合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血浓度高, 副作用小。 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和疼痛[1]。 由于在水中溶解度好, pH值5~6, 适合于配伍注射剂合用[2], 是目前唯一能静脉滴注的退热药。 其退热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引起解热作用[1]。 赖氨匹林还含有赖氨酸, 具有促进组织修复, 增进神经细胞代谢, 提高中枢神经组织活力, 改善组织缺氧等作用[2]。 有人报道用本品治疗感冒发热、 解热, 有效率76.5%, 投药后1 h体温下降1.1 ℃。 本组病例用该药后1 h体温下降2.432±0.751 ℃, 解热有效率93.33%。 用安痛定后1 h体温下降2.384±0.806 ℃, 解热有效率90%。 两组1 h解热有效率比较, P>0.05, 差异不显著。 但退热起效时间, 赖氨匹林组用药15 min开始退热人数22例(73.3%), 安痛定组12例(40%), 两组间经统计学比较, P<0.01, 差异显著, 表明赖氨匹林较安痛定退热起效快。 我们的体会是, 赖氨匹林剂量每次15 mg/kg静脉滴注效果好, 退热起效快, 无不良反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多塞平治疗顽固性中枢性呃逆30例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无症状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双嘧达莫试验的对比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