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药物性心脏骤停 |
|
丁满拴 郭娟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心脏骤停 综述
据WHO公布, 全世界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1]。 国内仅1998~1999年间, 部分杂志就报道了因用药致心脏骤停8例, 死亡3例。
1 病例介绍
1.1 卡托普利与氯化钾合用 王淑梅等[2]报道1例70岁男患者, 因糖尿病、 高血压及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脑萎缩, 给予氯化钾控释片1.0 g, bid; 加服卡托普利12.5 mg, bid; 1周后患者突然晕厥, 呼之不应, 呼吸8~10次。min-1, 心音听不到, 血压0/0 kPa, 血钾9.22 mmol。L-1, 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 停用卡托普利及氯化钾, 病人心跳恢复, 心率40次。min-1, 心电监护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T波高尖。 以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糖∶胰岛素=1∶1)静脉滴注, 约1 h后病人再次呼吸、 心跳停止, 血压为0, 再次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神志清醒, 复查血钾8.07 mmol。L-1, 3 d后复查血钾、 肾功能、 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卡托普利、 氯化钾同时合用, 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骤停)。 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宜与氯化钾同时使用。 必须同用时, 应严密监测K+水平, 以避免发生意外。 1.2 盐酸丁卡因喷雾麻醉 周卫华[3]报道1例73岁女患者, 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喷雾1%盐酸丁卡因液麻醉, 出现呼吸频率较快, 5 min后突然全身抽搐, 双眼上翻, 口吐白沫, 呈癫痫发作样症状。 继之, 意识丧失, 血压、 脉搏测不到, 呼吸心搏停止。 立即复苏抢救, 10 min后恢复心跳, 24 h后神志转清。 咽喉部表面麻醉1次量不得超过100 mg, 大剂量可致心脏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本例不属中毒反应, 为老年女性, 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 用药时精神紧张, 过度换气, 呛咳易造成缺氧。 若颅内有兴奋灶, 即可诱发癫痫发作, 造成全身抽搐, 致呼吸心搏骤停。 启示对老年人、 精神病、 癫痫病等患者, 用药前要做好心理疏导, 稳定情绪, 使其配合用药。 必要时, 应给予镇静治疗, 以防麻醉意外发生。 江家美等[4]报道1例15岁女患者, 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 先用1%丁卡因喷喉作表麻2次, 再用2%普鲁卡因作双侧扁桃体浸润麻醉, 每侧10 ml, 两侧麻药刚注完, 即出现头痛、 头昏, 昏倒在地, 口唇发绀, 继而全身抽搐, 1 min左右呼吸心跳停止。 经心肺复苏处理, 80 min后病人清醒, 各项生命指征转正常。 经查本例呼吸心跳骤停系误将2%丁卡因当2%普鲁卡因使用, 造成严重中毒反应所致。 1.3 静脉滴注抑肽酶 钟沛霖等[5]报道1例39岁男患者, 因急性胰腺炎, 给予抑肽酶500 kU稀释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内, 静脉滴注, 滴入约30 min, 自觉触电样肢麻、 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 考虑为抑肽酶不良反应, 即停用抑肽酶。 患者突然躯体后仰, 双手握拳, 双上肢屈曲性痉挛,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听不到心音, 脉搏消失, 血压测不到, 周身紫绀。 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 数分钟后恢复心跳。 抑肽酶致心脏骤停, 未见文献报告。 抢救抑肽酶诱发过敏反应出现心搏骤停, 肾上腺素及大量激素应用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关键。 1.4 静脉滴注脉栓通 韦南等[6]报道1例78岁女患者, 因冠心病给予脉栓通2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5 min, 药量100 mg左右时, 患者突然烦躁, 继之四肢抽搐, 意识丧失, 心音消失, 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呈等电线。 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约3 min患者意识恢复,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作者认为, 本例出现窦性停搏与老人窦房结功能下降及该药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有关。 1.5 静脉滴注氟哌啶醇 刘宁等[7]报道1例21岁女患者, 因精神分裂样精神病, 给予氟哌啶醇25 mg, 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 第3天加至30 mg, 当滴注完毕时, 患者突然面色苍白, 心音消失, 血压测不到, 呼吸心跳停止。 经抢救无效死亡。 本例给药方法与剂量不当, 一般应分次肌肉注射, 需静脉滴注时, 初始剂量10~15 mg, 每日1次。 1.6 口服氯氮平 王文甫[8]报道1例45岁及1例34岁男患者, 均无心脏[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合理使用甘露醇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塞平不良反应与中医证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