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合理使用甘露醇

了血脑屏障, 使原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甘露醇进入脑组织。 使用次数的增多, 脑组织积聚甘露醇增多, 最终造成脑组织甘露醇浓度大于治疗时血浆浓度, 形成逆向渗透压递度, 使脑水肿加重。

3 配伍用药

  甘露醇用于降眼压可与甘油制成混合高渗溶液(各含20%), 按每次4~5 ml.kg-1静脉滴注, 滴速为5~6 ml.min-1, 降压效果比单用更好。
  50%葡萄糖注射液使用问题, 说法不一。 有人[11]认为, 治疗脑水肿和青光眼, 可以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和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静脉注射, 隔4~6 h交替使用。 但另有人[12]认为, 高渗葡萄糖溶液可加重病人脑水肿, 且有细胞毒性, 因葡萄糖可透过血脑屏障并带入水分, 葡萄糖迅速被代谢利用, 而水分留在组织内加剧脑水肿, 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代谢产生大量乳酸, 造成细胞酸中毒。 其利弊尚待进一步验证。
  甘露醇可增加洋地黄毒性, 与钾血症有关; 与利尿药、 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时, 应调整剂量, 因可增加利尿降眼压作用; 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 应伍用碳酸氢钠, 以碱化尿液。 在使用甘露醇期间, 应适当补充水和电解质, 密切观察尿量和肾功能变化, 一旦发生尿量减少, 应及时联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 如已发生肾脏器质性损害应及早采用血液透析[13]。

4 给药方法

  给药方法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 甘露醇浓度过低或静脉滴速过慢, 能降低过渡脱水机会和引起电解质紊乱; 速度过快可出现一过性头痛、 视力模糊、 眩晕、 畏寒等。 个别病人出现过敏反应, 在滴注3~5 min后出现打喷嚏、 流鼻涕、 舌肿、 呼吸困难、 意识丧失时, 应立即停药, 并作对症处理。 给药速度应控制在5~10 ml.min-1。 早期甘露醇浓度为25%, 现大多用20%, 但在低温下仍易析出结晶, 用前必须严格检查。 如已析出结晶, 则应置于80 ℃左右热水中, 加温并振摇, 使结晶全部溶解, 静脉滴注时仍应使用有终端滤器的输液管, 且必须冷至接近体温后静脉滴注, 以免造成血管损伤及引起过敏反应[5]。 药品应贮存于15~30 ℃处。 本品为高渗溶液(5.05%与血浆等渗), 刺激性强, 静脉滴注时不可漏出血管外。 如不慎漏出, 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时, 可用0.5%普鲁卡因液局部封闭并作热敷处理。 如漏出较多, 可引起组织坏死, 使用期间应密切观察。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加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方法的规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如何合理选择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医院一次使用性口罩与帽子细菌污染调查
    Norplant皮下埋植避孕法使用七年临床观
    坚持使用避孕套情况下的夫妻间艾滋病病
    也谈合理炮制中药
    住院病人使用的菜票细菌污染与消毒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细菌
    老年糖尿病患者ACE和ARBs的使用不足
    注意在医疗和科研工作中使用新的高血压
    使用抗生素的非合理性分析
    镇咳祛痰药物的合理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