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线粒体Ca2

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P)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上观测Tau对缺血心肌Mit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3],表现为它能抑制缺血心肌Mit中MDA(丙二醛)的生成,减少膜磷脂降解和Ca2+的堆积。本工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测缺血大鼠心肌Mit 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变化与MDA含量的关系及Tau的作用特点,探讨Tau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及仪器:SB-42多导生理记录仪,Lh-413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匈牙利产),TGL-16型高速台式离心机(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产),Z 8000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产)。硫代巴比妥酸(上海试剂厂产品),异丙肾上腺素(上海禾丰制药厂),牛磺酸(Sigma公司),ATP酶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它试剂为国产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2.实验动物与分组:雄性Wistar大鼠24只(本院实验动物中心供给,动物等级为Ⅰ级),体重235~275g,随机分为:①缺血组(Ⅰ):皮下注射ISP(5mg/kg)液,24h后再注射相同剂量1次。②缺血+牛磺酸组(Ⅰ+Tau):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Tau(200mg/kg)液,余皆同缺血组。③正常对照组(NC):仅皮下注射与缺血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以上3组均在每次注射后45min测心电图。心电图显示,缺血大鼠在ST段明显抬高,并出现异常Q波。各组动物均在第二次注射后60min断头处死。
  3.心肌线粒体的分离[3]:大鼠处死后速取心脏置预冷的生理盐水中,去大血管,结缔组织,剪碎。置冷的250mmol/L蔗糖液(内含5mmol/L EDTA和10mmol/L Tris-HCl, pH 7.4中,用内切式电动匀浆器(700r/min,20S,间隔3S,共5次)匀浆。离心10min(800×g),上清液再离心15 min(12000×g),收集沉淀,然后用上述介质悬浮,重复离心两次即得。全部分离过程在0~4℃下进行。在2日内测定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以Lowry法进行蛋白定量。
  4.MDA含量测定:取适量Mit,按TBA显色法测MDA含量,单位用nmol·mg-1蛋白表示。
  5.ATP酶活性分析:将心肌Mit用10mmol Tris-HCl(pH 7.4)悬浮,按文献[4]方法测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酶的活性单位以每小时每毫克蛋白质分解ATP产生的无机磷的微摩尔数(μmol pi·mg-1·h-1)表示。
  线粒体中钙含量测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分析用直线回归。

结 果
  1.心肌Mit中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变化见表1,与NC组比较,缺血组心肌Mit中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37.56%和50.20%,Ⅰ+Tau组的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缺血组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Ⅰ+Tau组比较亦有显著降低(P<0.05)

表1 心肌Mit蛋白中Ca2+-Mg2+-ATP
酶和Ca2+-ATP酶活性变化
Tab 1 Change of Ca2+-Mg2+-ATPase
and Ca2+-ATPase activities in the myocardial mitochondria
protein of rats (mmol·mg-1·h-1 ±s, n=8)

Group Ca2+-Mg2+-ATPase Ca2+-ATPase
NC 104.65±8.57 46.35±7.98
Ⅰ 65.34±9.23* 23.08±5.6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多药耐药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卵巢癌
    流式细胞术检测反义核酸对HLA
    左旋硝基精氨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M16添加牛磺酸和EDTA支持昆明白小鼠体
    大黄酸对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葡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
    左旋精氨酸对离体兔肺脏保存质量的影响
    甲磺酸培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
    探讨核酸对老年冠心病的康复疗效
    牛磺酸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
    牛磺酸和甘糖酯对糖尿病大鼠自由基防御
    牛磺酸对家兔油酸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二甲基甘氨酸对脊髓神经元的作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