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分布与高程的关系 |
|
高程自然村居民粪检阳性率(%)
水系 高程 (m) 自然村 粪检 人数 阳性率 东河 2000~2200 1800~1900 1700~1900 打马坎 阿尺度 中和铺 306 109 278 11.76 30.28 38.49 r=-0.99 P<0.05 西河 2000~2100 1900~2000 1800~1900 吉利古 阿查黑 石头地 168 179 68 41.07 50.84 57.35 r=-0.99 P<0.05
影响血吸虫病传播的因素很多,但是,当年≥10℃积温<4000℃时,即使其它各项条件均具备,也难以构成血吸虫病的流行。因为热量对于自然综合体的一切过程均有影响[4]。周晓农等以1月平均最低温度-4℃作为划分血吸虫病流行与否的温度界限[9],并不能反映一个地区全年的温热状况,以此作为划分血吸虫病流行与否的温度指标似有不妥。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但具备这两个因素并不一定有血吸虫病的流行。如三峡地区温度、水分均能满足血吸虫和钉螺的要求,但没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主要原因是水流湍急和缺乏钉螺孳生的必要环境[10]。各项自然地理因素间有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如高程直接影响气温和降水量,而后者又影响土壤种类和植被,这均与血吸虫和钉螺的生长发育有关。因此,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对血吸虫病的作用时,应全面综合分析[6,7]。 表3 洱源县高落溪上、中、下 游居民及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
高程(m) 居民 耕牛 2150~2300 42.02 30.00 1900~2100 53.37 58.90 1700~1800 60.93 77.23
研究结果显示钉螺自然感染率和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有随高度上升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表1~3)。在温度适合血吸虫和钉螺生长发育的高程范围内,由于山区野粪污染严重,且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钉螺自然感染率与高程相关又不尽一致。但在同一地区同一水系,仍可以高程来预测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否及流行程度。但在不同地区,则难以同一高程来预测血吸虫病的情况。如四川省有97 %的流行乡镇分布在1800 m高程以下[11]。而巍山县中和村仅有5.2 %的钉螺面积和3.4 %的感染性螺面积分布在1800 m高程以下,即有94.8 %的钉螺面积和96.6 %的感染性螺面积分布在1800~2150 m高程。因此,不能以四川血吸虫病分布高程来推测云南省血吸虫病的分布高程,反之亦然。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新兴工业开发区环境有机致癌物污染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霍乱弧菌的质粒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