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1994 1998年人口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
|
PLL率为116.24‰,标化后为117.80‰。标化YPLL率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肿瘤、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死亡专率的顺位不同(表1)。呼吸系统疾病标化YPLL率为29.33‰,占第1位,主要由于急性肺炎在青少年中死亡率较高,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较多。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3184例患者中,急性肺炎有1575例,占49.6%,所导致的YPLL占呼吸系统疾病YPLL的92.5%(57324/62005.5人年)。意外伤害标化YPLL为27.88‰,位居第2,自杀、淹死、中毒、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是3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造成的寿命损失非常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标化YPLL率为第3位,可能与急性肠梗阻、急慢性胃炎、肠炎等疾患有较高的死亡有关(表1)。 2.2.2 城市与农村标化YPLL率比较: 城市全死因标化YPLL率为45.35‰,农村是城市的3倍多。除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外,其它死因都是农村高于城市。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为城市的20倍,消化系统疾病为3.67倍,传染病为3.25倍(表2)。按标化YPLL率位次,对农村人群寿命影响最大的死因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对城市人群寿命影响最大的死因为意外伤害、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2.2.3 男女标化YPLL率比较: 男性标化YPLL率118.78‰,女性为113.44‰,除意外伤害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外,男性均高于女性,其中,心脑血管病相差近4倍。总体来说,性别之间各死因对寿命影响的差异不如城乡之间明显,见表2。
表1 贵州省1994~1998年主要死因及死亡专率、死因顺位
死因分类 死亡专率 (/10万) 构成比 (%) 顺位 YPLL 率(‰) 标化率 顺位 传染病 23.27 3.7 6 13889.5 6.57 6.84 5 肿瘤 56.62 8.9 4 14937.0 7.07 6.91 4 心脑血管 160.87 25.4 1 4985.5 2.34 2.31 6 呼吸系统 150.65 23.7 2 62005.5 29.33 29.35 1 消化系统 35.57 5.6 5 15902.0 7.52 7.76 3 泌尿生殖系统 10.60 1.7 7 2962.5 1.40 1.41 7 意外伤害 76.29 12.0 3 60033.0 27.84 27.86 2 全死因 634.49 245756.5 116.24 117.80
表2 贵州省不同地区及性别人群标化YPLL率(‰)
死因分类 城市 农 村 城乡比值 男 女 男女比值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亚型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 下一个医学论文: 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 JPB 在碘缺乏病已纠正地区的临床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