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成人颈动脉体的光镜观察和体视学研究 |
|
为:(1)平原组5例(海拔<20m),在上海和南京取材;(2)中度高原组12例(海拔2200~2870m),世居7例,移居5例(移居1~20年),在西宁、格尔木、倒淌河等地取材;(3)高原组11例(海拔3100~4080 m),世居5例,移居6例(移居2~20年),在甘德、天峻等地取材。于死后10 h~6 d取其颈动脉分叉为中心上下1~2 cm的双侧颈动脉,其中一侧固定于10%福尔马林中(另一侧备做电镜)。尔后在放大镜下分离出CB,石腊连续切片,切片厚度4 μm,HE染色,每例取不同切面3~5张切片做光镜观察,400倍光镜下不同视野摄像3~5张,照片放大3口 寸。取平原组及中度高原组各50张,高原组46张,用Weibel建立的正方测试格点计数法[2],在Gundersen方网测试格下测其明细胞、暗细胞、固缩核细胞和支持细胞的体密度(volume density,Vv)、面密度(surface density,Sv)、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δ)和面数密度(numerical density on area,NA)。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一)光镜观察:CB由实质和间质组成。实质细胞有两种主要类型,即主(Ⅰ型)细胞和支持(Ⅱ型)细胞。主细胞有3种不同形态:明细胞数量最多,细胞体积较大,类圆形,胞界不十分清楚,直径约12 μm左右,胞浆淡染,嗜酸性,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核圆或卵圆形,直径7 μm左右,染色淡。暗细胞胞界清楚,圆或类圆形,胞浆嗜酸性更深,核园或卵圆形,染色质较致密,往往偏位。固缩核细胞胞界清楚,圆或类圆形,胞浆嗜酸淡染,具有园而深嗜硷性的核,染色质均质状,且偏离中央。支持细胞包绕在主细胞周围,形态不规则,有胞浆突起,胞质少,核扁园形,染色较深。间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和神经,将实质细胞分为大小不同的小叶,(图1、图2)。
Fig 1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adult CB at sea level.Light cell.Dark cell.∧Sustentacular cell HE×400 图1 平原成人颈动脉体的组织学结构
(二)体视学观察结果: 1.主细胞:明细胞:高原组CB明细胞Vv、Sv、NA均明显高于平原组和中度高原组,δ明显低于平原组和中度高原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1)。表明高原组明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图2)。
Fig 2 Significant proliferation of chief cell and sustentacular cells of adult CB at high altitude.▲Solid contration nucleus cell HE×400 图2 高原成人颈动脉体主细胞和支持细胞明显增生
暗细胞:中度高原组CB暗细胞Vv、Sv和NA明显高于平原组和高原组(P<0.01或P<0.05)。高原组暗细胞δ明显低于平原组和中度高原组(P<0.01)(表2)。表明中度高原组暗细胞增生,数量增多。高原组暗细胞体积增大,图2。 固缩核细胞:三组CB固缩核细胞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3)。因细胞数量少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意义。 2.支持细胞:高原组和中度高原组CB支持细胞Vv和Sv明显高于平原组,δ显著低于平原组,(P<0.01或P<0.05)。高原组支持细胞NA也高于平原组(P<0.05)(表4)。表明高原组支持细胞增生,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图2)。
表1 三组颈动脉体明细胞参数的比较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致病机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包积液时右心房与心包腔内压力关系的临床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