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病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调查 |
|
朱学英
关键词: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混合感染;诊断 中图分类号: R 3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2-0031-01
为了探讨淋球菌与沙眼衣原体的混合感染情况,我们采用“立明”衣原体(Cle arview Chlamydia)抗原免疫快速法(简称C-C快速法)对71例淋病患者在进行淋球菌分离的同 时进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1例系我院性病门诊患者。男34例,女37例,年龄17 ~57岁,平均29岁。多数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男性患者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 、尿道口流脓、发红等;女性患者多无症状或自觉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所有病例 均符合:①患者本人或配偶有冶游史;②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查到淋球菌;③检测前未做过任 何治疗。 1.2 检测方法 按常规每例取两份标本,1份做淋球菌镜检加培养,1 份做衣原体检测。 1.2.1 淋球菌培养: 采用英国Uxoid公司生产的TM培养基按要求培养后, 观察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结合氧化酶试验做出判断。71例均为阳性。 1.2.2 衣原体检测: 采用CT乳胶免疫扩散法。试剂盒由英国Unipath公司 生产。将标本浸入盛有提取液的塑料管内混匀,置80℃水浴10 min,提取衣原体特异性脂多 糖抗原,置塑料管于室温冷却。然后将提取液5滴滴于“检体窗”静置20 min观察结果。结 果窗显示一条深浅不同的黑线为阳性,无黑线者为阴性。
2 检测结果
71例淋病患者中合并衣原体感染的有23例,阳性率为32.5%。其中男性7例,阳性率为20. 6%,女性16例,阳性率为43.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5,P <0.05)。
3 讨论
本组淋病患者中衣原体感染的构成比32.4%高于国内叶顺章等报道的15.6%[1] ,低于徐红等报道的43%[2]。提示我国淋病患者合并衣原体感染可能存在一定的 地区差异。71例中女性衣原体感染的比例高于男性(P<0.05)。这与女性的生 理特点有关。女性患病后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未能及时检测与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是 极危险的传染源。本组双阳性女性患者半数以上合并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由此可看出衣原 体感染往往易被淋病及其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所掩盖。提示在STD门诊对淋病患者进行治疗 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以便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
朱学英(南平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福建 353000)
参考文献
[1] 叶顺章,陶俊,钟铭英,等.细胞培养法检测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 体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142. [2] 徐红,廖万清,赵瑾.衣原体快速免疫法检测淋病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 原体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2):96.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学生群发性癔病调查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孕期营养与胎儿生长发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