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产品携带溶藻弧菌调查 |
|
0 26.3 0 0 红霉素 3 7.9 26 68.4 9 23.7 痢特灵 6 15.8 13 34.2 19 50.0 氨苄青霉素 5 13.2 6 15.8 27 71.1
3 讨论
溶藻弧菌已被认为是腹泻病原菌中的一员,为专性嗜盐性弧菌,主要分布于含盐量较高的海 区,在海水和海产品中的检出率很高。作者在福建沿海地区长乐市的调查,各种海产品标本 阳性检出率为13.2%;不同地点海水检出率为28.0%,池塘水均阴性,亦证实该菌主要存 在于咸水区域。对部分检出菌作了致病因子检测,发现有3.3%和14.3%的菌株能够分别 产生ST和LT肠毒素;有82.9%的菌株能产生溶血素,提示这些菌株确有部分具有较强的致 病性。药敏试验结果,对氟哌酸、庆大霉素、新霉素、氯霉素和强力霉素等多种常用抗菌素 敏感,但对其中的红霉素、痢特灵及氨苄青霉素等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溶藻弧菌过去一直被认为不致病或仅能引起部分创伤性感染而未受到重视,直至1980年才发 现该菌可致人类腹泻,国内权太叔(1985)和纪舒萍(1989)等相继报道过该菌引起的腹泻 和食物中毒。笔者也曾在鉴定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出菌中发现5株溶藻弧菌 。由于本菌与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在实际工作中,常从同一批 患者或同一起中毒标本中检出这两种菌,但绝大多数实验室工作者往往重视不发酵蔗糖的副 溶血弧菌,而忽视了能发酵蔗糖的溶藻弧菌。因两者同属嗜盐性弧菌,其致病条件和环境相 同,容易造成混合感染。为此,提示实验室工作者,对两菌应同等重视。
林业杰(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350001) 林勇(长乐市卫生防疫站,福建 350200) 林金财(长乐市卫生防疫站,福建 350200) 欧剑鸣(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350001)
参考文献
[1] 周胆岛,傅海玲,徐海英,海口市溶藻弧菌的分布与腹泻关系的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第6-B):150~15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福建省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福州市从业人员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