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单个核细胞促血浆凝固活性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是急性排斥反应(AGR),选择非创伤性的免疫检测指标及早期预测AGR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AGR的早期,受者的淋巴细胞与移植物表面的异己抗原相遇后,T淋巴细胞受到该抗原刺激而被激活。激活的T淋巴细胞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凝血激酶样物质或称细胞相关因子,它是一种膜脂蛋白,能激活凝血系统,表现PCA活性[1]。
  本文拟以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新西兰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NZW)作为检测对象,进一步观察发生AGR前后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CA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探讨PCA作为急性排斥反应检测指标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皮肤移植受者:NZW,雌雄不限,青壮年兔,19只。皮肤移植皮片供者:青紫兰灰兔,2只。正常兔血浆供者:NZW,雌雄不限,青壮年兔,6只。以上所用27只兔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繁育场,于一级动物室喂养。无关抗原供者:大鼠,1只,约250 g,Wistar系,由本所动物室提供。
1.2 皮肤移植手术及药物处理 麻醉:氯胺酮44 mg/kg, 腹腔注射。皮肤移植[2]:自体皮肤移植:剪下8只白兔3 cm×3 cm全层皮片分别作原位移植,为第1组。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将灰兔皮肤3 cm×3 cm大小分别移植在11只白兔背部皮床,其中8只不给免疫抑制药为第2组,3只于术前1 d至术后7 d 每天皮下注射环孢霉素A 5 mg/(kg.d)为第3组。
1.3 检查方法
1.3.1 肉眼观察及照相 移植后每天早晚各观察皮片1次并摄像记录。移植皮片存活的表现:粉红色、皮薄、质柔软;发生AGR时皮片的表现:皮片变硬、点状或片状发黑[3]。观察同时照相。
1.3.2 移植皮片病理标本检查 移植后隔日取全层皮片少许置于10%福尔马林中固定,待做普通病理检查。
1.3.3 PCA的测定操作 实验用的血浆制备和PCA测定参照武建国的方法[4]。单个核细胞悬液制备:移植术当天及术后1、3、5、7、9、11、13 d取移植受者NZW耳缘静脉血各2 ml分离单个核细胞,加RPMI 1640,制成1×107 ml-1细胞悬液[4]。供体抗原的制备:用供体耳静脉血,分离MNC制备出供体抗原。大鼠抗原的制备:以大鼠脾脏MNC制备大鼠抗原(RAg)。MNC的处理:1×107 ml-1MNC悬液加于微孔培养板孔内,每只动物的MNC分装8孔,分为4组(a 、b 、c 、d),每组2孔。a组细胞即刻测PCA;b组细胞孔内加RPMI 1640;c组细胞孔内加供体抗原;d组细胞孔内加大鼠抗原,b 、 c 、d 3组细胞置37℃水浴温育2 h。PCA测定:a 、b 、c 、d 各组细胞1 000 r/min,离心20 min,弃尽上清后,分别加混合血浆和CaCl2,立即记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以秒为单位)。各组的血浆凝固时间分别以a 、 b 、 c 、 d表示。血浆复钙时间(A)测定:混合血浆加CaCl2后,立即记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4]。
1.3.4 PCA百分率计算方法 自然PCA(Spontaneous PCA, SPCA)
  
1.4 激活淋巴细胞百分率(Actlym%)测定 MNC悬液制备完成后立即涂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淋巴细胞率。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动物各时间段的SPCA%及Actlym%、DAgPCA%、RAgPCA%等测值及出现AGR时间以均值±标准差表示,SPCA与CPCA和SPCA与Actlym作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移植皮片生长情况  确定AGR的肉眼观察指标是移植皮片变硬及出现黑点。自体皮片移植组,皮片生长良好,8 d伤口痊愈,皮片颜色和硬度始终正常,未出现AGR;同种异体移植皮片发生AGR的时间:未给CsA的第2组为(7.75±0.71) d,给CsA的第3组为(11.67±0.58) d。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与外周血中单个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湖北株 E7基因逆转录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表达反义hREV3 基因片段的真核细胞表达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单个核细胞分布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细
    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
    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
    单核细胞和血小板CD40L高表达及血小板
    冠心病患者抗凝 纤溶功能及单核细胞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