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期自我策略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
|
7)、升华(C8)、替代(C9)和克制(C10)。10项防御策略具体为:孤立评判(D1)、理智化(D2)、合理化(D3)、怀疑(D4)、投射(D5)、倒退(D6)、否认(D7)、移置作用(D8)、反向作用(D9)和压抑(D10)。CPI的测试题目借鉴了杨坚、龚耀先等修订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中国版本[5]。
结 果
一、应对与防御的年龄、性别差异 将10个应对分量表分数相加除以10得到应对总平分(C总平),10个防御分量表分数相加除以10得到防御总平分(D总平)。以两个总平分为因变量,进行3(年龄)×2(性别)的MANOVA分析发现,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但有显著的年龄主效应和性别主效应(P<.01)。具体测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不同年龄组、性别的被试在应对分量表上的平均分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总平 青年组 16.6 16.3 15.9 8.6 15.1 14.6 18.2 19.4 15.1 19.8 15.9 中年组 17.7 15.9 16.5 8.2 15.3 12.4 18.3 19.4 14.0 19.8 15.7 老年组 17.6 15.0 16.5 7.5 15.2 9.9 18.1 20.0 13.3 20.4 15.4 男性 18.7 16.6 16.7 8.9 15.3 12.1 18.3 19.8 14.7 20.5 16.2 女性 16.0 15.2 15.9 7.5 15.1 13.1 18.2 19.2 13.7 19.4 15.2
表2 不同年龄组、性别的被试在防御分量表上的平均分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总平 青年组 14.2 14.3 12.9 13.2 10.7 13.6 18.4 12.2 16.8 15.4 14.2 中年组 12.8 14.4 12.2 12.6 11.7 12.1 19.5 11.9 17.1 16.3 14.1 老年组 11.6 13.7 11.2 11.0 10.6 10.1 20.8 9.8 17.4 16.8 13.3 男性 12.9 15.4 11.9 10.5 12.3 12.0 18.4 12.8 17.5 16.2 14.0 女性 13.1 13.0 12.6 14.2 10.0 12.3 20.4 10.4 16.7 16.0 13.9
应对总平分的年龄差异显著,F(2,438)=5.34,P<0.01。用SNK法(下同)考察组间差异发现:老年组得分最低,而青年组与中年组差异不显著。 防御总平分的年龄差异显著,F(2,438)=10.85,P<0.01。考察组间差异同样发现:老年组得分最低,而青年组与中年组差异不显著。 应对总平分的性别差异显著,F(1,439)=43.40,P<0.01。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防御总平分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二、20项自我策略的年龄、性别差异 以20项自我策略为因变量,进行3(年龄)×2(性别)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但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和性别主效应(P<0.01)。具体测查结果见表1、表2。 1.年龄差异 在10项应对策略中,存在显著年龄差异的有5项:(1)客观辨别,F(2,438)=5.62,P<0.01。青年组得分最低,中年组与老年组差异不显著。(2)理智超然,F(2,438)=3.63,P<0.05。老年组得分最低,青年组与中年组差异不显著。(3)对不确定容忍,F(2,438)=5.47,P<0.01。老年组得分最低,青年组与中年组差异不显著。(4)自我解嘲,F(2,438)=63.73,P<0.01。老年组得分最低,中年组其次,青年组最高。(5)替代,F(2,438)=17.30,P<0.01。老年组得分最低,中年组其次,青年组最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上海市1个月 12岁儿童气质特点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成年人个性特征的年龄差异再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