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SSLP连锁分析进行成人多囊肾病快速基因诊断的研究 |
|
y words】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Genetic diagnosi Simple repeated sequence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成人多囊肾病(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 发病率为1/1000[1]。患者常于40~60岁死于晚期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尿毒症,目前临床 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病为迟发显性,患者40岁左右才发病,这 时很可能已将致病基因传给了后代。
近年来APKD的基因诊断有了很大的发展[2~4]。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length polymorphism, SSLP)的显示依靠PCR法,快速、简便、安全。如用SSLP 连锁分析法进行APKD的基因诊断,则较之传统的Southern法更具实用和推广价值。
我们应用PCR法扩增PKD1近端一个微卫星序列SM7,观察SM7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 并以SM7为标记对两个APKD家系进行SSLP连锁分析,同时和3′HVR/Pvu ⅡSouthern杂交 结果相对照,初步评价SM7在APKD基因诊断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正常人和APKD家系情况 67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标本来自中山医科大学医学遗传 学教研室临床室G6PD、地中海贫血筛查正常个体。APKD家系1中(图1),先证者Ⅰ1(58岁) 为成人多囊肾病、尿毒症患者,Ⅱ1(35岁)亦为患者,2人B超检查均为阳性;
图1 家系1系谱图 Fig 1 The pedigree of family 1
图2 家系2系谱图 Fig 2 The pedigree of family 2
Ⅱ(34岁)、Ⅱ4(31岁)无症状,B超阴性;Ⅲ1(9岁)未行B超检查。家系2中(图2),先证者 Ⅰ1(已故)为成人多囊肾病、尿毒症患者,Ⅱ1(34岁)、Ⅱ2(30岁)、Ⅱ5(24岁)均为患者, B超阳性,Ⅱ6(22岁)正常,B超阴性,Ⅱ4(27岁)、Ⅲ1(2岁)无症状,未行B超检查。 1.2 探针制备 含有3′HVR重组质粒(pSP64)的菌种由荷兰惠灵顿大学Breuning MH博士惠 赠。提取质粒后,分别用EcoRⅠ、HindⅢ酶切,电泳洗脱法回收插入的4.0kb片段。 1.3 探针α-32P-dCTP标记按缺口平移试剂盒(BRL)操作。 1.4 样本DNA制备及印迹杂交 抽取受检者外周血3~8ml,常规酚、蛋白酶K法抽提白细胞 DNA。8μg样本DNA以限制性内切酶PvuⅡ消化,0.8%琼脂糖电泳分离,Southern法DNA转移, 42℃预杂交、杂交,洗膜,-70℃放射自显影7~10天。 1.5 PCR扩增 SM7引物序列[5]:5′-ACATATGTAGTCTTCTGCAGG-3′;5′-ACAAGAGTGAATC TCTGACAG-3′;反应总体积30μl。反应条件:97℃预变性5分钟,94℃30秒,55℃45秒, 72℃45秒,35个循环,末次延伸72℃ 5分钟。 1.6 甲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 取10μl PCR产物于10%普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完毕后将凝胶以硝酸银-甲醛显色,干燥保存。
2 结果
附表 各等位片段频率分布 Tab Details of SM7 alleles
Allele length(bp) (等位片段长度) Allele frequency (等位片段频率) Y5 99 0.029 Y6 97 0.059 Y7 95 0.104 Y8 93 0.059 Y9 91 0.582 Y10 89 0.134 Y11 87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FABP2和F13A1的遗传多态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用RT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