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生后大鼠颌下腺5

usmn;0.0038 3.7780 <0.01
30d 0.0733±0.0035 5.5000 <0.01
60d 0.1343±0.0090 4.8410 <0.01
90d 0.1512±0.0067 1.0970 >0.05

2. 不同日龄组大鼠颌下腺内5-羟色胺受体的分布及其含量的变化
  1日龄大鼠颌下腺无5-羟色胺受体在生后5d的大鼠,免疫反应细胞只限于一些导管的上皮细胞。生后12d,免疫反应细胞开始在浆液性腺泡出现。生后30d,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生后60d,免疫反应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加;生后90d,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分布基本与60d的大鼠相同。原位定量检测表明,5-羟色胺受体在不同发育日龄大鼠颌下腺的相对含量也不同,见表2。在60日龄内的大鼠,颌下腺5-羟色胺受体的相对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从1日龄组到5日龄组其相对含量增加较慢,从5日龄组到60日龄组其相对含量增加较快,相邻两个日龄组间5-羟色胺受体的含量差别显著(P<0.05)。(由于5-羟色胺受体与5-羟色胺在颌下腺具有共存关系[2],故此部分不再附照片)。
表2 5-羟色胺受体在不同日龄大鼠颌下腺的相对含量
  Table 2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5-HT receptorin submaxillary glands of different day age rats


动物分组
groups 相对含量/单位面积(±S)
relative amount/unit area t值
t P值
P
1d 0.0245±0.0065 - -
5d 0.0363±0.0030 0.5240 >0.05
12d 0.0396±0.0062 0.5240 <0.05
30d 0.0738±0.0087 2.7141 <0.05
60d 0.1024±0.0049 2.2700 <0.05
90d 0.0968±0.0118 1.0570 >0.05


  一些资料表明[5],大鼠颌下腺在14d胚龄时开始发育,至出生时已初具分泌功能,但在出生到生后两周这段时间内,颌下腺结构的成熟分化非常显著,至出生后40d左右,其腺泡结构与成鼠相似,而且颌下腺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也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如小鼠颌下腺中的神经生长因子,在生后前2周,没有随日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但在此后却表现出明显的随日龄而增多的趋势:15日龄的小鼠颌下腺中的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为3.2μg/L,27日龄时含量为9.8μg/L,是15日龄的3倍余;而成年小鼠颌下腺的含量高达30μg/L,是15日龄的10倍。同时颌下腺中所含的各种神经纤维的密度也是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大的(但有些神经纤维的密度在日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有回降趋势)。如肾上腺能和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出生时即有相当数量的神经纤维支配颌下腺,但其密度在出生后3周才能达到成鼠水平[6]。另外,颌下腺所含的一些酶类的含量也呈现随日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如乙酰胆碱酯酶等)。本实验结果证明不同日龄的大鼠颌下腺的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相对含量也随日龄增长而增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免疫反应性细胞数的增多;二是免疫反应性物质含量的增多。生后1~5d内免疫反应性细胞仅限于导管的上皮细胞,所有腺泡上皮在这段时间内均无免疫反应。生后12d,免疫反应性细胞开始在腺泡上皮细胞出现,生后30d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至60d达到成鼠水平,所测得的光密度值也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中生后1~5d增大的速度较慢,5d后增大的速度加快,这与颌下腺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有资料表明[6],肾上腺能和胆碱能神经纤维及P物质神经纤维在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影响腺泡的分泌(指腺泡分泌成分的改变)。有文献报道,5-羟色胺可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如外源性5-羟色胺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参与肠液电解质的转运等[7,8]。那么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颌下腺的出现及其含量与日龄的关系的存在,是否也同颌下腺的成熟过程以及其分泌活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异氟醚MAC的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胚胎心脏致畸作用的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脑NGF BDNF的表达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