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生长抑素mRNA原位杂交研究 |
|
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来源同cRNA探针试剂盒,1∶1 000稀释)滴在切片上,用Parafilm膜覆盖,置湿盒内室温孵育4h。然后依次入0.05mol/L PBS,4次,每次5min;TSM12次,每次5min;TSM22次,每次5min。滴加NBT(硝基四氮唑蓝,400mg/L)和BCIP(5-溴-4-氯-3-吲哚基磷酸,200mg/L)混合液,置湿盒内避光显色3~4h;入0.05mol/L PBS 漂洗2次,每次5min;双蒸水洗;甘油明胶封片。
4.原位杂交阴性对照 杂交液免去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或杂交前用RNaseA,37℃处理30min。
5.定量分析 5.1 杂交信号定量分析:将4组动物杂交阳性细胞用显微分光光度计(MPV-COM,BI,Leica)作定量测定。显微放大倍数为10×40。每组各测5例动物,每例随机测50个细胞,将测得的平均光密度值(MOD)作统计学分析。 5.2 细胞密度测定:普通光学显微镜10×10放大倍数下,用0.1×0.1mm的网格目镜测微尺,将测微尺的一侧置于胃粘膜的基底面,从胃幽门开始,连续测量10个测量尺面积的区域,计数这些区域的阳性细胞数,然后计算出细胞密度。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
结 果
1.脾虚动物模型的复制 大鼠灌服致脾虚的中药煎剂后,第3d开始,喂药当日出现软便,次日恢复。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喂药当日出现溏便,次日可见软便。20d以后可见溏便脏尾、懒动、毛枯槁无滑、食欲减退、拱背、体重增长缓慢;随着时间延长,这些体症逐渐加重。脾虚组动物出现的这些体征与临床脾虚证所见相似。30d后,偶有动物死亡,但模型成功率一般不低于95%。灌服加味四君子汤后,大鼠出现的体征明显减轻并好转。溏便恢复较快、食量增加、毛光滑、体重增加较馔 。自然恢复组动物的体征不如治疗组恢复快。各组动物的体重见表1。对各组动物体重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脾虚组动物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动物体重增加高于自然恢复组,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说明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表1 4组动物的体重变化 Table 1 Changes of body weight in 4 groups animals
组别 group 动物只数 number of animals 体 重(g) (±s)body weight (g) 体重增长量(g)(±s)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胃窦部胃泌素和生长抑素mRN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中细胞凋亡的组织学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