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在LAK抗HPBALL细胞中作用的研究 |
|
邱立华** 缪继武 杨 宁 尹兰珍 (南京铁道医学院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南京 210009; **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 300060)
摘 要 为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LAK抗HPBALL细胞中的作用,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杀伤试验,同时以光镜、电镜观察DC、LAK、HPBALL相互作用的形态特征及DNA断端标记法检测瘤细胞是否凋亡。结果表明:(1)DC无直接杀伤HPBALL作用。(2)5×105~1×107/L DC有增强不同E/T LAK杀伤活性的趋势,而1×107~5×107/L DC对LAK活性有抑制趋势。(3)DC、LAK杀伤HPBALL的最佳组合条件为:DC培养4d、浓度5×106/L,LAK E/T=10/1,rIL-2=0。(4)光镜、电镜下均可见DC的突起与LAK、HPBALL细胞紧密接触形成细胞簇。(5)DNA断端标记法显示瘤细胞呈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阳性反应。结论:DC对LAK杀伤HPBALL活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 LAK HPBALL细胞 凋亡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1],较强递呈抗原和辅助混合淋巴细胞反应[2],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DC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DC可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有关这类研究仅局限于原位观察。我们试图观察人外周血DC在LAK抗HPBALL细胞中的作用、形态学特征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1.人外周血DC分离 取浓集白细胞组分(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1个单位,以Ficoll(自配)液分离单个核细胞(MNC),洗涤,加用Verapamil(江苏省兴化县制药厂)5×10-2g/L,作用30min,继之以不连续Percoll(Pharmacia)密度梯度离心,取35%与50%界面层细胞,然后于含有人Ig(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克隆板上培养1h,轻轻吹打,收集非贴壁细胞,洗涤,即为DC组分,涂片4张,进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华美公司)。以大鼠颌下腺石蜡切片作阳性对照。油镜下每片观察200个细胞,计数阳性率。
2.LAK细胞诱导 取MNC,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细胞浓度至3×109~5×109/L,同时加入rIL-2 1×106IU/L,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第4d时补加rIL-2,继续诱导至第7d,收集LAK细胞。
3.DC抗HPBALL细胞 人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及调节LAK杀伤HPBALL细胞活性试验。 3.1 初筛试验: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探讨DC有无直接抗HPBALL作用及DC调节LAK杀伤HPBALL的较合适的浓度范围。 3.2 正交试验:在析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选用L27(313)正交表,探讨DC、LAK抗HPBALL的最佳组合条件。
4.细胞毒性检测 采用改良乳酸脱氢酶释放法[3]。细胞毒性检测数据以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5.光镜标本制作 DC、LAK、HPBALL混合培养4h后,涂片,进行S-100蛋白和瑞氏染色。S-100蛋白染色以大鼠颌下腺石蜡切片作阳性对照。
6.透射电镜标本制作 DC、LAK、HPBALL混合液,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后,加入2%多聚甲醛-2.5%戊二醛固定,各级丙酮脱水,Epon 812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H600型电镜观察。
7.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DC、LAK、HPBALL混合培养4h后,离心,涂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0 mg/L蛋白酶K消化15 min,置0.3%过氧化氢水溶液中20 min,加TdT和Biotin-ll-dUTP各1μl/片37℃标记60 min,封闭液50μl/片,后加Avidin-HRP 50μl/片,反应30 min,0.03%过氧化氢-0.5 g/L DAB显色10 min,苏木素复染,常规封片,镜检。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抗APO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生后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发育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