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罗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145例 |
|
黄风常
氟罗沙星(fleroxacin)为一种新型的长效氟喹酮抗菌药, 该药特点为消除半 衰期较长(9~12h), 60%~70%以原型自尿中排泄, 尿中药物浓度高。 本文应用该药治疗 泌尿系感染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摘要报道如下:
1 病例选择
我院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期间因泌尿系感染的住院患者共440例, 其中联合其他 用药103例, 肺炎合并 泌尿系感染24例, 胆系感染合并泌尿系感染19例, 妇科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130例, 外伤合并泌尿系感染19例。 剩余145例, 男42例, 女103例 , 年龄44.1±19.3岁。 临床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 已排除伴有心、 肝、 造血系统严重合并症患者, 并均未接受其他抗菌药物治疗。 病种包 括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6例, 慢性肾盂肾炎14例, 急性膀胱炎28例, 不复杂的尿路感染 79例, 复杂的尿路感染18例。
2 给药方法
所有病例均用氟罗沙星注射剂0.2~0.4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 , qd, 疗程7~14 d。
3 观察指标
逐日逐项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血、 尿常规治疗前后各1次, 治疗 期间每 周2次。 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清肌酐、 尿素氮、 ALT及ALP。 病原菌检查治疗前后各1次 。
4 疗效判断
通过治疗前后对病人体征、 症 状、 血生化指标及细菌学检查结果, 按治愈、 显效、 进步和无效四级评价,前二者合计 为有效。
5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并记录所有病人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并结合临床检验判别。
6 结果
6.1 疗效 见表1 6.2 不良反应 13例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6例, 神经系统反应1例, 造血系统反应1例, 其 它4例, 发生率为9%, 均较轻微。
7 讨论
本观察的痊愈率为76.55%, 显效率为13.79%, 总有效率为90.34%, 与文献 [1,2]的9 7%相比略低, 可能与本资料中包含病种差异有关(文献中均为下尿道感染)。 本次临床用药 结果显 示, 氟罗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较满意, 不良反应较轻微。
表1 氟罗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145例疗效分析[n(%)]
病 种 例数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6 6(100%) 慢性肾盂肾炎 14 9(64.29%) 3(21.43%) 1(7.14%) 1(7.14%) 急性膀胱炎 28 21(75%) 5(17.86%) 2(7.14%) 不复杂的尿路感染 79 65(82.28%) 8(10.13%) 4(5.06%) 2(2.5 3%) 复杂的尿路感染 18 10(55.56%) 4(22.22%) 2(11.11%) 2(11.1 1%) 有效率 141(76.55%) 20(13.79%) 9(6.21%) 5(3.45%)
黄风常(湖北荆门市第一医院 448000)
参 考 文 献
1.焦红梅, 张婴元, 等. 氟罗沙星单剂和多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比较. 新药与 临床,1997,16(7):209~211 2.施 毅, 等. 氟罗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比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 志,2000,19(1):15~18
上一个医学论文: 香菇多糖注射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调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