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热线 对话方法 |
|
王行娟
电话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助人成长。这种从理论到技巧都是借国外的咨询方式,如何成功地在国内运用,是国内热线正在探索的问题。 北京的妇女热线自1992年通至1998年底,已接了42000多个电话。来话者中,大体有三个要求:一是情绪的渲泄,只想有一个诉说的机会,当她们把烦恼倾诉之后,就会表示“我好多了”,满意地挂断电话。二是认知的改变,希望听到咨询员对她现状的分析。三是希望得到指导。希望得到指导的来话者占多数。为了对来话的女性达到助人成长的目的,妇女热线的咨询原则是,在聆听、共情、理解的同时,注意咨询中的启发性和疏导性,给予来话者方向性的指导让她们面对现实,看到前途和希望,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我们主要作了如下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疏导法,这是用理性的方法引导来话者从情绪化的状态中走出来,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 有一位恋爱三年、结婚一年,怀孕六个月的女性在电话中说她要离婚。咨询员在聆听后了解到这对夫妻的矛盾是沟通不良造成的,于是通过交谈引导她从情绪化中走出来。 V(咨询员):你还愿不愿意想些办法解决你俩的矛盾? C(来话者):关键是他的态度,这家不是他的家。 V:他每天按时回家,这本身说明他还是想着这个家,还要这个家。 C:需要归需要,就是太自私了,希望他有责任感。 V:那你有没有把这种愿望反馈给他? C:他应该知道。 V:他是不是有时不知道? 咨询员在这里点出了夫妻矛盾的症结所在,就是不正面表达意愿造成的误解,就进一步引导: V:你其实没有直接表达你的需要。 C:对,没给他说。 V:间接表达是一种谴责对方的情况下的表达。 C:我觉得他这种行为应受到谴责。 V:你可不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把你需要他关心直接表达出来,你们的关系会不会改善? C:我觉得他应该知道。 来话者坚持她的意见。咨询员没有放弃,她了解到求助者的丈夫在她刚怀孕时主动做过饭,来话者挺高兴却没有表达,认为对方应该知道时,就进一步引导她。 V:他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还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给他一个积极的反馈,让他继续这种行为。所以,表达需要,对对方的赞赏,这些方面可以试一下。 这个原来打算离婚的女性,改变了认知,答应试一下,高兴地放下了电话。 二、思路拓展法。这就是扰动来话者原来的思维方式,引导对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有三种可以使用的技巧。第一种是逆向思维,反传统的做法。 有一位老年女性,她的丈夫经常与一些年轻女性混在一起,妻子看不惯,夫妻老吵架,她来过电话,咨询员建议她对老伴更温柔些,把他往回拉。可她怎么做,老伴仍拉不回来。这次她又来电话,要求再给她出个主意,咨询员给了她一个全新的思路。 V:您别围着他转,不要一天到晚琢磨他做什么,跟谁去吃饭啦,都谁给他打电话啦。您琢磨琢磨自己,怎么让自己过得快活,过一种您认为比较愉快的晚年生活。 C:你的意思是别太亏了自己,好好地自己生活了。你这一说我明白了,心里痛快多了。 第二种是用系列的提问扩展来话者思路,在作出抉择时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 来话者有个一岁半的孩子,妻子因丈夫缺乏责任感想离婚,但为孩子的监护权犹豫是忍还是离。咨询员没有提出任何建议,而是顺着她的思维,提出系列的问题: V:你觉得分开,日子会比现在好过吗?父母不太愿意吧?社会压力你能承受,考虑过吧?离开(重庆)有可能吧?能调(动工作)吗? 是不是考虑过以后还要成家? …… 当来话者表示这些问题都考虑过了,咨询员说:既然你考虑的时间很长了,那你可以下决心,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了。 第三种办法是对质。来话者的想法有时候是前后矛盾的,或者是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对质的方法就是指出他们的矛盾之处,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有一个女性爱上了一个有家的男人,男人不愿履行诺言与妻子离婚,她不知道怎么办。 C:除他以外,我好象没有别的选择,我没有选择,也不想选择。 V:你不想选择? C:对 V:实际上就是我刚才说的一个道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下一个医学论文: 摄像系统 AVS 在系统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