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
|
ash;—组织科学家以更大的力量更快地分离EST;三“逼”——所有序列尽快上网,造成已公开的既成事实,以防不测;四“争”——以法律手段、舆论工具、道义力量并举,据理力争。尽管几陷险境,但仍从容应付,有惊无险。 EST专利的问题,对我国尤有实际意义。我国科学家在1992年就敏感地认识到其实质,曾公开发表反对EST专利的声明。对拥有37名HUGO成员的我国HGP团体,对这一问题尤需头脑清醒,在这一关键时刻,不能脱离国际主流科学家反对EST专利的共识,不能伤害主持道义的科学家与公司的感情,也不能“坐山观虎斗”,更不能支持SB公司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相反,应该说服SB公司放弃这一立场。试想,如果SB当年的“EST专利说”没人抵制,还有今天“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CHGP)”的意义吗? 人类基因分离与研究的最终价值是人类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基因功能鉴定的关键是与疾病等表型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基因分离-应用这两头都需要与疾病挂钩。疾病家系、人群、患者的遗传材料因而成了具有科学、经济意义的基因资源。而拥有这一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争夺基因的“狩猎场”。因此,我国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的近忧。很明显,如果我们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近期来说,我们自己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将受到严重影响; 从长远来说,假如有一天,我们要花巨额外汇来购进治疗高血压或哮喘的基因产物的专利,或者耗巨资进口高血压或哮喘的基因药物(这都没什么错),但是我们的子孙发现原来这是用中国的高血压、哮喘家系研究的成果,那时,我不知道将怎么回答。
3“解近忧、去远虑”,唯有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开放的、先进的研究力量
笔者与同事们在1988年、1990年和1992年曾多次呼吁开展我们自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如果我国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实力,早晚将沦为‘材料提供者’的角色”,“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质性内容,是基因克隆计划”。“自己克隆基因,克隆自己的基因”,“CHGP的宗旨,是利用我国的遗传资源,建立我们自己的研究实力,为了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克隆我们自己的基因(with our selves, by our selves, for our selves, of our selves)”。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利用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活性检测DNA损伤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妇女热线 对话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