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人类指掌皮肤嵴纹与智力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2〕指间区〔3〕和指基部皮纹分别研究。以瑞文氏量表〔4〕筛查智残儿童智商(IQ), 依据IQ的不同将遗传型智残者分为6组, 将各组的皮纹资料归类分析, 找出与不同智商组对应的皮纹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TFRC
  将遗传型智力残疾组和非遗传型智力残疾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男性智残组与男性对照组比较,t=15.64,P<0.001;女性智残组与女性对照组比较,t=15.45,P<0.001,差异均非常显著(表1)。而非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比较,男性组t=1.58,P>0.05;女性组t=1.67,P>0.005,差异均不显著(表2)。

表1 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指端嵴纹比较(n=60)

组别 ±S t P
男 遗传型智残组 129±12.17 15.64 <0.001
对照组 151±19.10
女 遗传型智残组 127±11.79 15.45 <0.001
对照组 148±18.35

表2 非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指端嵴纹比较(n=30)

组别 ±S t P
男 遗传型智残组 149±16.03 1.58 >0.05
对照组 150±18.20
女 遗传型智残组 148±12.78 1.67 >0.05
对照组 148±18.35

2.2 各指间区嵴纹总数
  将第2指间区(a~b),第3指间区(b~c),第4指间区(c~d)的嵴纹分别计数。第1指间区与大鱼际融为1个区,未分别研究。由于男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故将男女指间区的皮纹资料放在一起分析,结果,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比较,双手各区嵴纹总数的均值都是智残组大于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表3); 而非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表4)。
表3 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指间区嵴纹比较(n=120)

组 别 a~b b~c c~d
±S t P ±S t P ±S t P
遗传型智残组 84±3.86 5.81 <0.001 76±5.42 11.96 <0.001 80±4.68 8.26 <0.001
对照组 66±1.79 58±6.82 64±6.28

表4 非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指间区嵴纹比较(n=60)

组 别 a~b b~c c~d
±S t P ±S t P ±S t P
遗传型智残组 68±1.08 0.68 >0.05 58±9.85 1.58 >0.05 65±7.22 1.96 >0.05
对照组 67±1.28 58±6.68 64±6.28

2.3 指基部嵴纹总数
  为第2至第5指基部的嵴纹数,由三叉点a、b、c、d分别至对应指基部褶线之间的嵴纹计数。其中食指基部以Ⅱ表示、中指基部以Ⅲ表示,余类推。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各指基部嵴纹数的分析比较结果均为智残组大于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表5)。而非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则无显著性差异(表6)。
表5 遗传型智残组与对照组指基部嵴纹比较(n=120)

组 别 Ⅱ Ⅲ Ⅳ Ⅴ
±S t P ±S t P ±S t P ±S t P
遗传型智残组 44±5.01 7.68 <0.001 41±8.02 8.58 <0.001 43±3.38 22.33 <0.001 46±6.01 4.12 <0.00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人类疱疹病毒6 7型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对
    转化生长因子 亚型及其受体在人类系膜
    用简并寡核苷酸引物构建人类染色体区带
    坦桑尼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血人类免疫缺陷
    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移 来自母性遗传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生命科学及生物产业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粘附 G 蛋白的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呼吸病学的影响和展望
    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不容忽视
    人类冻融胚胎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粘附 G 蛋白的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