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制品中微生物灭活的研究近况 |
|
浆中很快分解为无毒的丙内酸,故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血浆中病毒灭活方法,可灭活HBV的滴度达1∶107,对HCV也有良好的灭活效果。但由于对乙型丙内酯有致癌的顾虑,故逐渐少用。目前德国Biotest公司仍用此法作凝血酶原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处理。
4 多因子协同消毒法
4.1 紫外线与交联淀粉碘 单用短波紫外线(UVC)和交联淀粉碘(CSI)对血浆中病毒灭活,都只能将病毒减少3~4对数级,而采用7 170 J/m2 UVC照射,再经100 mg/ml CSI处理60 min,可灭活血浆中辛德比斯病毒(SV)达6个对数级,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唯对血浆中抗力较弱的蛋白成分损害较大,但能保持大部分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和活性。UVC与CSI联合消毒,有望为灭活血浆中非脂包膜病毒开拓一条新路。 4.2 有机溶剂加洗涤(S/D) S/D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相结合来杀灭血制品中病毒的方法。它可溶解和去除病毒包膜的脂质而使之灭活,对HIV、HBV、HCV等均有效,有许多资料报道乙醚、氯仿、三正丁基磷酸酯(TNBP)等有机溶剂与洗涤剂(吐温-80、胆酸钠、Triton x-45、Triton x-100)结合,可杀灭血浆蛋白制品和全血浆中的各种脂质包膜病毒。1%TNBP+1% Triton x-100,在35℃条件下,作用4 h可灭活血浆中107.5 TCID50/ml的VSV,106.9 TCID50/ml的SV,106.2TCID50的HIV,106黑猩猩感染剂量(CID50) /ml的HBV和105 CID50/ml的HCV。用TNBP+吐温80在24℃下作用4~6 h,可杀灭IVIG中>4.6 lg的VSV、>5.3 lg的SV、>4.6 lg的HIV和>5.0 lg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S/D法用于人混合血浆中病毒的灭活处理。美国、欧洲、南美等许多厂家及公司已将该法用于凝血因子制剂的消毒。为克服其不能灭活无包膜病毒和细小病毒缺点,Rutinsein等将该法处理过的凝血因子制品再100℃干热中作用10~30 min,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对产品活性损失不大。因此,认为S/D法在血液成分制品消毒方面有一定价值。 4.3 光化学灭活法 光化学法是指某些化学光敏剂与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或蛋白结合,再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光敏剂与核酸或蛋白之间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病原体失活的方法。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福建省吸血蠓种名录 下一个医学论文: 预防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