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长乐市居民胃癌相对生存率分析 |
|
疾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反映恶性肿瘤的总体生存状况,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生存率资料能够反映某地区肿瘤患者生存概况,对于该地区肿瘤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长乐市是福建省胃癌高发现场防治点,承担了福建省“七五”、“八五”和“九五”胃癌攻关课题,建立健全了较完善的三级防治网。其1、3、5年胃癌RSR分别为33.9%、14.7%、10.0%;男性为37.6%、17.6%、13.1%,随着年龄的增大生存率呈下降趋势;女性为29.6%、11.3%、7.5%,无明显趋势变化,<35岁年龄组生存率较低,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启东市胃癌1、3、5年RSR为31.5%、17.4%、14.0%[4],资料表明长乐市的医疗水平与启东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值得进一步加强。
表2 长乐市女性胃癌各年龄组生存率(%)
年龄组(岁) 例数 观察生存率(OSR) 相对生存率(RSR) 1 3 5 1 3 5 <35 17 25.3 6.9 3.3 25.4 7.0 3.6 35~ 39 38.7 18.0 11.8 38.8 18.1 12.0 45~ 78 28.5 14.1 10.3 28.7 14.4 10.7 55~ 206 33.6 15.5 8.2 34.3 16.4 8.9 65~ 227 24.8 7.9 5.6 26.2 8.3 5.9 ≥75 92 14.1 5.1 1.2 15.6 5.7 1.4 合 计 633 28.2 10.4 6.6 29.6 11.3 7.5
陈建顺(长乐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长乐350200) 陈增春(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 张其忠(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 张弓(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 陈礼慈(长乐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长乐350200) 陈心聪(长乐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长乐350200) 萨海英(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 吴晶萍(长乐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长乐350200) 周天枢(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参考文献:
[1] 项永兵.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55. [2] 项永兵.癌症生存随访研究中相对生存率的估计及其应用 [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3,9. [3] 李国华.随机性检验和趋势性检验 [J].中国公共卫生,1987,6(6):380. [4] 陈建国,Sankaranarayanan R,沈卓才,等.恶性肿瘤16922例生存率分析 [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202.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福建省社区妇女健康行为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福建省吸血蠓种名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