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因子对小鼠 2 I 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的研究 |
|
活有关[1,2]。早期的研究已证实肝纤维化形成时肝脏贮脂细胞合成的I型胶原mRNA水平显著上升[3]。尽管目前纤维化疾病中胶原基因表达激活机理仍不清楚,但胶原基因的激活常与炎症损伤相伴出现,提示细胞因子与胶原基因激活有关[4,5]。目前较明确的多肽类生长因子TGFβ能显著激活前胶原基因[6,7],而淋巴因子TNFα、IFNγ有一定的抗纤维化活性[8,9]。本研究应用小鼠α2(I)前胶原基因启动子(-2 kb~+54 bp)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及基因转染技术,探讨IFNα、IFNγ、TNFα对小鼠α2(I)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 小鼠NIH/3T3细胞以含10%FCS的1640(Gibco)培养,0.125%胰蛋白酶(Sigma)消化传代。 1.2 重组体质粒的制备 含小鼠α2(I)前胶原基因启动子-2 kb~+54 bp及报告基因的重组体质粒pZA1009美国NIC Crombrugghe教授惠赠[10](见图1),经转染至大肠杆菌并筛选,酶切鉴定正确后,Qiagen plasmid midi kit大量扩增抽提、纯化质粒,紫外分光光度计(Du-600, Beckman)测得率、纯度,-20℃保存待用。作内对照用的碱性磷酸酶表达质粒pSVA2P(Merck & Co.InC.惠赠)及阳性对照含CAT的表达质粒pSV2CAT(Invitrogen)亦经同上方法扩增,抽提纯化后-20℃保存待用[11]。
图1 含小鼠α 2(I)型前胶原基因-2 kb~+54 bp片段(黑色部分)及CAT报告基因的质粒pAZ1009 Fig.1 Plasmid PAZ 1009 contains-2 kb~+54 bp fragment of mouse α2(I) procollagen gene (black part) and CAT as reporter gene
1.3 DNA转染及细胞因子处理 DNA转染采用Dosper脂质体转染法(Boehringer-Mannheim):NIH/3T3细胞以5×105/孔接种于6孔培养板(Nunc),细胞贴壁后分别用rhTNFα(第二军医大学)100 U/ml、 rhIFNα(Roche)1 000 U/ml+rhTNFα 100 U/ml、rhIFNγ人或鼠(第二军医大学)1 000 U/ml+rhTNFα 100 U/ml处理24 h换新鲜但不含FCS的培养基,质粒DNA以脂质体/DNA复合物形式加入上述细胞培养孔中,同时转染碱性磷酸酶表达质粒pSVA2P(Merck&Co.InC.惠赠)作内对照及含CAT的表达质粒(Invitrogen)作阳性对照。转染后6 h,每孔细胞加两倍于正常量的FCS(20%),24 h后换新鲜含10%FCS的培养基,并加转染前相同种类、数量的细胞因子,继续培养24 h后,测报告基因CAT活性。 1.4 CAT及碱性磷酸酶(AP)活性测定 终止培养的细胞用预冷的PBS洗3遍,以裂解缓冲液(Boehringer-Mannheim)裂解细胞后,进行蛋白定量(Bradford法)、AP活性测定(Trace 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CAT-ELISA(Boehringer-Mannheim)定量。
2 结果 胶原产生细胞NIH/3T3细胞经细胞因子预处理和转染后再处理24 h,ELISA测定细胞裂解液中CAT表达量,同时测定蛋白浓度及AP活性,AP表达活性作为内对照以保持转染效率,相同条件下比较CAT表达量。CAT测定结果用相应蛋白含量及AP活性校正后与未经细胞因子处理的细胞裂解液CAT的相对比值见图2,即TNFα 100 U/ml,IFNα 1 000 U/ml+TNFα 100 U/ml,IFNγ 1 000 U/ml+TNFα 100 U/ml预处理24 h及后处理24 h的细胞CAT表达活性下降,亦即上述细胞因子下调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启动活性。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柯萨基B3病毒感染增强单个核细胞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下一个医学论文: 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
|
|
|
|
|
|
|